个人简介
汪涌豪,浙江镇海人。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现为该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兼治古代哲学与史学。著有《中国古典美学风骨论》(1994年)、《范畴论》(1999年)、《当代视界中的文论传统》(2003年)、《批评的考究》(2003年)和《中国游仙文化》(中文本1997年日译本2000年)、《中国游侠史》(中文本2001年日译本2004年)等专著7种,主编有四卷本《中国诗学》(1999年)等3种,并论文数十篇。曾获得中国图书奖和省部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多项。
陈广宏,浙江鄞县人。复旦大学古籍所博士毕业。现为该校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元明清文学和明代古籍整理研究。著有《明代福建地区城市生活与文学》(1990年)、《钟惺年谱》(1993年)和《竟陵派研究》(2002年)等专著,并论文30余篇。另有译著《一个中国人的文学观:周作入的文艺思想》(2002年)。曾多次获得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内容简介
本书在扼要介绍游侠的缘起、发展与衰亡基础上,着重从地域民俗学、文化人类学角度,对中国古代历史上这一特殊人群的行为方式、心理特征做了比较全面系统的清理,由此,对其人格构成的方方面面,以及这种特殊人格的形成原因、正面与负面的影响,首度作了深入详明的论列。
相较于著者所作的《中国游侠史》,本书更多的是择取一种横向的、逻辑的叙述方式,旨在通过游侠人格的梳理,进一步充实后人对其人群特征的认识;揭示出侠作为主潮文化的对立与补充,其人格构成对于中国人集体人格健全的意义与价值。
著者以为,一种文化的理想人格,体现了这种文化的精神。游侠的行为做派以及体现出的人格魅力,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贯常的功利拘束,足以启发人从内心深处引导出良知,在生活中发展自己高于一般道德水平的人格力量,从而获得真正意义上的精神自由。而这种超越功利的精神自由,正契合于中国人的哲学传统与伦理崇尚。从这个意义上说,侠不但对古代中国人多元化人格建构有重要的助成意义,使之不致于趋向平弱、保守乃或虚伪,就是对以儒道思想为核心的传统理想人格,即所谓“君子人格”,也有明显的助成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