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詹姆斯•厄尔•卡特(James Earl Carter, Jr),又称吉米•卡特(Jimmy Carter),1924年10月1日生于佐治亚州普兰斯。1977年任美国第39任总统。1980年竞选连任时输给罗纳德•里根。1982年起在亚特兰大的埃默里大学任名誉教授。
1978年,卡特总统在未征询国会或要求国会同意的情况下,宣布与台湾断交转而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1978年他签署决议恢复杰斐逊•戴维斯的公民权。1980年,伊朗霍梅尼政权绑架美国大使馆人质,卡特派“蓝光突击队”救援但失败,因此他同年在竞选第二任时,输给了里根。
卸任后的卡特主要从事社会公益活动,1982年与妻子罗莎琳一起创办卡特中心,该中心属于非赢利性机构,致力于在世界各地防止与调节冲突、促进自由和民主、改善健康事业。因而获得了良好的国内国际声誉。卡特一直有“模范卸任总统”之称,美国人一直流行的一个笑话:“卡特总统不当总统时,比当总统时更称职;克林顿当总统时,比他不做总统时更称职。”
1990年获费城自由勋章。
1995年获得1994年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的费利克斯•乌弗埃-博瓦尼和平奖。
1997年,印度英•甘地纪念基金会授予他1997年度英•甘地奖,以奖励他为全球和平、裁军和发展所作的贡献。
1998年,获1998年度联合国人权奖。
2002年,获诺贝尔和平奖。
近年来,卡特反对美国小布什政府攻打伊拉克,2004年支持克里(John Forbes Kerry)竞选总统。吉米•卡特不是一位杰出的总统,但他是美国最杰出的前总统。这位前海军军官,商人和政治家在美国民众面前树立了一个有自我反省能力的道德家的形象。尽管共和党人曾经把他的“理想主义”称作美国20年来最大的政治骗局,卡特在民众中还是拥有很强的号召力,反感布什政府的人尤其喜欢他。对美国民众来说,他没有克林顿聪明,但他坚持了几十年的道德立场让他显得更加值得信任。
从1975年出版《为何不能出类拔萃》(Why Not the Best)到2006年的《巴勒斯坦:要和平不要隔离》(Palestine: Peace Not Apartheid),卡特共出版了21部作品,包括政论、回忆录、小说和诗歌。
内容简介
“9·11”之后,美国的内政外交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引起了美国民众和国际社会的不安、争议和质疑。卡特总统结合自己终生矢志不渝的信仰,对美国的政策变化及其影响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判断。
卡特认为,布什政府的内政外交双双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基于宗教原教旨主义意识之上的新保守主义对政府和国会的钳制。同时,这一意识形态的崛起也使美国基本的价值观濒临危险,对美国在全球的形象构成威胁。
卡特对许多存在争议的问题,包括堕胎、同性恋、死刑、女权、科学与宗教、核扩散、枪支泛滥、贫富悬殊、环境保护、原教旨主义、政教融合、“先发制人”的战争等,从宗教、道德和政治角度进行了分析和评判。
这本书不仅是一位前任总统对现任总统的政策和价值作出的真诚、坦率、富有勇气的批评,更重要的是,它敦促读者从宗教的普世原则出发,审视美国政府目前的政策失误极其恶劣的后果,反思自己的道德构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