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刘燕华,1950年生,北京市人,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国际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因素计划(IHDP)中国国家委员会主席、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副会长,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常务理事,曾任国际IGBP/HDP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核心规划委员会委员、一联合国UNDP/UNEP减灾与遥感/GIS项目顾问等。1995年9月至1997年5月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所长。1981年以来长期从事区域发展及环境整治等领域的研究,在山地农业、脆弱生态环境综合整治、防灾减灾和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中的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等方面有一定的学术成就。从1997年开始主要从事国家农业和社会发展科技政策及项目的管理工作,继续从事防灾减灾、生态环境整治、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实践、科学思维与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著有《西藏拉萨地区高地农业系统》、《从贫困到可持续山地农业的变革》、《山地农业中农民的发展策略》等论著20余部,发表论文50多篇,研究成果曾获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内容简介
本书针对黄河治理这一经典论题,从宏观的时空视野、多学科结合的角度,用翔实的数据、先进的技术和缜密的逻辑研究了目前黄河下游存在的洪水灾害风险,系统总结了黄河下游河道发育的自然规律,并据此提出为现行黄河预留后备流路作为治黄的远景战略,将黄河之害限于可控的范围内,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主要成果包括提出从地域系统角度探索治黄途径的意义与必要性;构建了黄河下游决溢风险评价模型,综合评价了各个河段的决溢风险;运用黄河下游决溢洪水演进模型,预演了黄河下游决溢洪水的演进过程及淹没状况;建立了大尺度洪水灾害影响与损失评估方法,预估了黄河下游典型位置发生决溢将会造成的社会经济损失;提出顺应黄河发育规律,确定后备流路作为治黄远景战略,以规避黄河下游的洪水灾害风险。
本书可供风险管理、灾害防治、地球科学、黄河水资源管理、区域发展等领域的科技工作者和管理人员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