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我国是一个人口和地域大国,各地区位、资源和气候条件悬殊,地区发展不平衡具有难以改变的自。然基础。如何平衡区域发展是中国历代当政者都面临的严峻挑战。
在进入近代以前的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有作为的王朝或政治家,都采取了一些措施推动国土的全面开发,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有研究表明,唐代在西北屯田584屯,西北以全国10%的小农提供了全国90%以上的“和籴残粮”。随着由于人l2增长而带来的对资源(尤其是土地资源)环境压力的增大和气候条件的变迁,在唐“安史之乱”之后,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了由关中地区向东南方向的转移。进入近代以来直至新中国成立,由于现代化肇始于“五口通商”,我国的经济重心更是偏于东南一隅。解放初期,全国70%以上的工业和交通运输设施集中在占全国面积不到12%的东部沿海地带。
为了减少区域发展不平衡并出于备战的考虑,从“一五”计划开始,我国对内陆地区进行了倾斜式的投资和政策支持。这产生了一定的效果,内陆地区固定资产原值占全国的比重由1952年的28%上升到l978年的56.1%,工业总产值比重由30.1%上升到39.1%。尽管如此,内陆地区与沿海地区仍存在着较大的发展差距。l978年,全国人均GNP为375元,多数中西部地区的人均GNP都明显低于这一水平。还要看到,这种倾斜式投入,扭曲了资源的配置结构,损失了资源配置效率。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发展总体战略的转变,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也逐步发生了转变,突出的标志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明确提出了“沿海地区发展战略”。这一战略的实施,促进了全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也带来了地区发展差距的扩大。在这个过程中,由于财政体制不合理等原因,出现了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的现象。于是,国家“九五”计划首次提出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思路。从90年代末开始,中央又陆续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和区域发展战略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