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中国 - 财经商业新媒体
读书
正在读取登录信息...
图书详细信息 推荐图书 | 最新书评
开放经济下中国分配差距变化及对经济增长影响

作者:钱敏泽 著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年05月
内容简介
本书涉及四个方面内容:第一个是分配问题;第二个是工业化阶段分配差距变化趋势;第三个是开放经济下中国分配差距的变化;第四个是中国分配差距变化对消费和经济增长产生的影响。前两个是理论性问题,后两个是实践性问题。
  关于分配问题,中国从计划经济进入市场化改革阶段,分配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分配差距呈现出迅速扩大变化趋势,由此引发出对分配理论的争论涉及劳动价值理论与剩余价值理论、效用价值理论与市场供求价值理论,以及所有权与使用权占有剩余的不同认识。
  为了更全面理解价值的含义,本书从人类对财富来源的最初认识、财富与商品关系,以及商品交换中引发的公平性问题出发,分析了价值概念的起源和发展,介绍了从威廉‘配第、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到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特别是马克思对剩余价值理论的阐述与贡献。书中着重分析了在私有制所有权作用下形成的劳动与劳动力差别,并由此产生的剩余价值被私有权占有的分配形式。这种分配形式的变化,导致了最初以等量劳动相交换的公平分配方式开始向了其背离的另一面。
  效用价值论转向了以主观评价为基础,结合边际计算方法和市场供求关系来确定要素的市场价格。这里分别介绍了边沁的主观效用价值论、萨伊的三要素价值理论、各种边际效用价值学派、马歇尔的供求价值理论,以及在他们价值论体系下构建的分配方式。由效用价值论确定的分配关系强调实验科学方法的应用,即承认现实社会制度下分配关系的客观性与合理性,并把这种客观性与合理性进一步引向公平的判断认识中。三要素或四要素价值理论就是体现了这样的思想,将带有所有制条件下的生产关系抽象成为单纯优化条件下的数理关系,淡化和掩饰了企业生产中劳动剩余被占有的事实。
  对于所有权、使用权与分配关系,分析了在私有权占有形式下,资本所有者与经理之间的博弈关系,经理市场价格形成过程和经理创造剩余过程。新近发展的西方企业理论开始承认企业的生产过程并不是一个完全技术性的要素配置过程。企业组织生产依靠命令,存在着控制与被控制的博弈关系。作为对资本和劳动拥有了使用权的经理,凭借其具有的优势地位,在更加容易实现自身劳动创造价值的同时也具备了古有工人劳动剩余的条件。
本书将经理的劳动划分为重复性的管理和创造性的谋划两个部分,区别分析了经理在这两种工作内容下创造价值过程,和它们在形成经理市场价格中的不同表现形式。作为已经标准化的管理工作,经理大体上是重复已有的经验和规则;这时经理获取的收入应该是他在经理市场上被聘用的价格,企业剩余由工人创造。当由于经理创造性的谋划工作并且在工人予以合作下创造出了新增剩余时,新增剩余则由经理和工人共同创造,不过经理发挥的是创造性作用,创造性劳动应该获取更多的报酬。由于经理创造性劳动,在新增剩余中应该参与更多的分配,经理这时的市场价格应该高于前一阶段没有带来新剩余时的市场价格。经理工作是复杂多变的,评价起来也是困难的,但是经理与工人和资本所有者之间博弈的基础仍然是他劳动创造的价值。
  关于工业化阶段分配差距变化趋势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产业结构的变化,分配差距会呈现出什么样的变化趋势?刘易斯在他的“二元经济论”中意识到可能会出现扩大的变化趋势,库兹涅茨则在他的“经济增长与收入不平等”中猜想会出现倒U字形变化规律。长时间来,以实证方法没有得到较为明确的解释,但是这个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上一直困扰着我们,并成为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关注的重要内容。
  本书根据刘易斯的二元结构模型和基尼系数计算方法,推导出了在工业化过程中分配差距模型,由该模型得到的曲线呈现出倒U字形变化趋势,也即库兹涅茨提出的倒u字形曲线,同时拓展了库兹涅茨假说仅描述的工业化阶段分配差距变化,将分配差距变化认识延伸到后工业化阶段。模型分三种情况分别表述了分配差距变化趋势:第一,工业化阶段分配差距的变化;第 二,后工业化阶段分配差距的变化;第三,工业化与后工业化(如发达国家劳动密集型产业向知识密集型转移)同时进行下分配差距的变化。由模型得到的结论反映了市场条件下工业化过程分配差距的变化趋势,本书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分析了中国分配差距出现倒U字形变化的条件与形势。
  关于开放经济下中国分配差距的变化问题。中国在向着市场化和国际化趋势变化过程中,劳动要素配置也在走向国际一体化——国内高端的经理收入不断向着国际同类水平靠近,低端的工人收入则尽可能被压抑。根据这一变化现象构造了开放经济下分配差距变化模型,以分析和解释劳动要素配置国际一体化下对分配差距变化产生的影响。
  关于分配差距变化对消费和经济增长产生影响问题。从1978年市场化改革以来,中国分配差距呈持续扩大变化趋势,本书将主要原因概括于下:第一,私有化程度加大。私有化结构扩大所形成的分配方式,资本所有者及其代理者对剩余占有的份额也会不断增大。同时,以市场机制配置劳动要素,在大量劳动后备军条件下,工人工资呈现难以改变的刚性状态。第二,市场国际化加深。劳动要素与资本要素一样参与国际市场分工与配置,进一步拉大了高端与低端收入的.距离。第三,工业化步伐加快。在工业化进程中,产业结构变化会在分配差距上表现出扩大的变化趋势。第一、二个原因是分配差距变化的微观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分配差距在产业结构变化中呈现出特定的宏观变化趋势。从目前情况看,这三种原因都还朝着进一步加大分配差距的方向变化。
  分配差距对消费和经济增长产生的影响是一个宏观性问题,主要表现在分配差距变化对消费和经济增长产生的影响,本书的研究也正是从分配差距变化角度出发的。西方发达国家已经走完了工业化道路,分配差距变化基本趋于稳定,分配结构的调整(或者分配差距变化),不会成为影响消费总量增长速度趋势性变化的因素。中国的情况则完全不同,从上面对中国分配差距变化的三种原因分析看到,分配差距在市场化改革26年间,以及在未来的工业化阶段,都可能呈现出单方向扩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会降低消费倾向,导致消费增长速度的下降。本书建立了二元结构消费模型,将工业化进程中引起分配差距变化的因素与消费联系起来,得到了反映分配差距变化因素的消费模型。同时通过实证方法比较城镇居民2001年与1991年分配差距变化,计算出由于分配差距扩大导致消费总量下降的变化。
  本书从对经济增长形成制约因素的角度,分析了中国中长期增长所面临的问题。中国经济增长保持一个较高的增长速度,不仅是历史的需要,也是缓解就业压方面对的现实问题。在经济增长的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结构中,当消费增长率下降时,要使经济增长维持在一个稳定水平上,就必须提高投资和净出口比例。这里从数理关系上分析了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在经济增长结构中的关系,同时以实证方法分析了这些因素对经济增长产生的影响,以及在开放经济下,为弥补内需不足导致对出口依赖程度不断加大的问题。
发表书评
本书标签
为此书添加标签:(多个标签用空格分隔)
图书购买信息
请对此书作出评价
请您登录后为此书评分



目前还没有人对此书评分
新书快递
广东联合出版公司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时代光华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文汇出版社 | 中国经济出版社 | 中国青年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 作家出版社 | 湛庐文化 | 长江文艺出版社 | 华章经管 | 经济日报出版社 | 中国城市出版社 | 财政出版社 |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 新星出版社
重庆出版集团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中资海派 | 电子工业出版社世纪波公司 | 中国电力出版社 | 道中财富 | 含章行文 | 同舟人文化 | 华章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