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叶德珠,男,1972年出生,江西九江人,2005年毕业于中山大学管理学院财务投资系,获管理学博士学位。目前是暨南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教师、中山大学行为金融和金融经济学研究所研究
成员。主要研究方向为行为经济学。行为金融学、行为法经济学和金融工程。近年来,在《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制度经济学研究》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十多篇。
内容简介
行为经济学对新古典经济学行为主体的理性假设进行了修正,在经验归纳的基础上提出“认知偏差”行为主体假设,从而在跨期决策领域带来两个后果:在风险偏好领域出现了行为金融学对新古典标准金融学的范式替代,这一点已随着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颁发而得到显性的张扬;在时间偏好领域,新古典指数贴现效用理论也受到诸多市场异常的挑战,面临被行为经济学不一致时间偏好理论范式替换的命运,这一趋势目前也越来越明显。
时间偏好作为形成利率及利率期限结构的根本内因,构成利率期限结构理论的本质论内容。因此,时间偏好理论分析框架的这种转换,必然会给利率期限结构分析带来新的理论元素。
在新古典利率期限结构理论中,对时间偏好的讨论很少出现。这是因为新古典经济学一致时间偏好理论通过简单地把时间偏好率(贴现率)设为常数,一相情愿地认为已经一劳永逸地解决了本质论问题。在此基础之上,新古典利率期限结构理论依次将预期、流动性、期限偏好纳入分析框架。但这些理论模型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片面化缺陷:它们要么不能回答利率期限结构是如何形成的这一本质论问题;要么不能完全解释有关收益率曲线的三个典型经验事实。即使是它们当中的集大成者——特定期限偏好理论(preferredhabitat theory),也是一种跛足的理论:它虽然能较好地解释所有三个典型经验事实,但是该理论的立论基础——特定期限偏好是一个事先给定的概念,没有基于微观基础的理论说明,因此,该理论实际上是一个不完全的利率期限结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