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丛书工作确立了以下基本原则:
一、马克思主义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认识世界的方法论,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方法论。只有把马克思主义理解成为一种科学的世界观或方法论,我们才能抓住马克思主义的灵魂,在纷繁复杂、急速变化的世界中,体验和发扬马克思主义旺盛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发展起适应于新的历史条件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新形式。正如恩格斯指出的那样,“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④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方法论归根结底是历史唯物主义,其基本原理,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作过经典性的表述。根据这一经典表述以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的其他有关阐释,可以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论原则归结为如下五个基本命题: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解释社会经济制度的变迁;在历史形成的社会经济结构的整体制约中分析个体经济行为;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基础确定整个社会经济制度的性质;依据经济关系来理解和说明政治法律制度和伦理规范;通过社会实践实现社会经济发展合规律与合目的的统一。
二、政治经济学本质上是一门与不断变化的条件相适应的历史性科学,必须根据现实情况的变化而不断发展。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更是深深扎根于现实经济生活的沃土之中,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发展的客观源泉,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生命力所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现代形式,是对现代经济生活客观运动规律的科学反映,它要说明新现象,回答新问题,揭示新规律,要有新的主题、概念、范畴和理论。马克思主义诞生后的一百多年以来,人类社会发生了许多重要而泛刻的变化,工业社会开始向信息社会过渡,经济的全球化迅猛蔓展,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社会生活的变化日新月异。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过程的信息化和自动化、生产集中的巨大发展和尹散化趋势的并存、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和金融资本的膨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和周期的复杂化、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日益明显,这些现象都极大地影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内部结构。在社会主义运动中,落后国家建立社会主义的实践、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苏联东欧社会主歹:的挫折,对于传统的社会主义理论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这些新现象和新问题,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中不可能找到现成答案,照抄照搬西方的经济理论不可能得出科学正确的结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探索和创立与不断变化的现实相适应的新理论,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根本途径。
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在批判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和庸俗经济学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把《资本论》及其手稿称作《政治经济学批判》。深入地研究西万经济学,吸收其中合理的成分,抛弃其中的不科学因素,也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一个重要途径。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我们对西方的经济学理论采取了全盘否定和排斥的态度,这是不正确的、片面的。马克思曾经把19世纪30年代后的资产阶级经济学称作庸俗经济学,因为它是辩护的而不是客观的,它只在表面现象内兜圈子而不揭示事物的本质。马克思对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的批判是有根据的。但是,不能由此而否定一百多年来西方经济学发展的成就和意义。现代西方经济学具有二重性:一方面,它反映了现代化大生产和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经济运行的一些一般规律;另一方面它具有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体现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当事人特别是资本家阶级特殊的价值观和利益要求。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探索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现代形式,一方面要从西方经济学中吸取其反映现代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一般规律的科学的成分,在学习和借鉴中丰富、充实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另一方面要准确和科学地辨别其中对社会主义事业有害的意识形态因素,批判其中错误的和不科学的东西。对于西方经济学简单否定或全盘接受的态度都是不正确的。深入细致的研究,批判性的借鉴,是获得科学成就的唯一途径。
四、探索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现代形式离不开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经典理论的反思。站在新的历史高度上,必然会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经典理论产生新的认识。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不应当回避这样一个事实,即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经典理论也不可能完全摆脱历史的局限。克服这些局限,对于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经典作家关于消灭商品生产的理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不存在商品货币关系,这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一个基本观点,是他们揭示的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这一观点贯穿于关于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理论的始终。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商品生产的这种批判尽管有自己的根据和意义,但总的来看是不符合实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