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告诉我们一个普遍的国际经验:评价指标和结果的变化,用来比较同一图书馆在不同时期的绩效比用来比较不同的图书馆作用更大,价值更高。道理并不难理解。图书馆有不同的类型,性质、功能、特点、服务人群有区别,所处的环境和具备的条件不一样,因此在相当大程度上很难做科学意义上的横向比较。比如,一个“目标人群覆盖率”指标,一般情况下数值高比数值低好,但是对一个专业图书馆来说,相对低的数值并不能表示不好。即便是同样性质的图书馆,城市文化水平、教育水平、图书馆所处的地理位置、社会经济状况等因素,都会对目标人群产生影响,对于这些因素图书馆无能为力,因此用在图书馆之间的比较上就没有意义。ISO 11620的“绩效指标细则”有一个明确的观点:只有在背景、问题和程序都相同的情况下,才能比较不同的图书馆;同时又反复提及把指标和结果用作不同图书馆的比较时,“必须非常谨慎”。中国的现实状况是:评价结果被用作形形色色的“排行榜”,往往有社会性的冲动,一个好端端的质量评价由此走向了歧途,功能变异,误导百姓。这是图书馆评估需要从吸取国际普遍经验中防止的倾向。
本书还告诉我们图书馆质量评价标准以图书馆统计标准为基础。作者说,“一切用数据和事实说话”是发达国家图书馆质量管理观念变革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本书关注的重点。数据和事实哪里来?依靠统计。因此可以说,评价结果的科学可信,建立在数据和事实统计的科学可信基础上。本书详细介绍了作为国际图书馆统计标准的ISO 12789,这是一个重要贡献,它对我国图书馆评估健康发展的启示意义在于:要按国际通行做法进行图书馆服务评价,首先需要按国际通行做法开展图书馆服务统计,因为相比之下,我国的图书馆服务统计是更为薄弱的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