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郭慕孙,1920年出生于湖北汉阳,留英工程师郭承恩的三子,郭承恩当时于汉冶萍钢铁厂负责钢铁生产。
1943年毕业于上海沪江大学化学系。
1947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化工硕士,在论文研究中首次观察到液/固和气/固流态化的差异,分别命名为“散式”和“聚式”流态化。
1946~1947,1952~1956年纽约碳氢研究公司,开发煤气化、空气分离、气体净化及铁矿气体还原工艺;获三种美国专利。
1948~1952年美国可口可乐公司,于新德里建造印度的第一个可口可乐工厂;负责纽约总部实验室;获1950年美国汽水同业会的彻斯德曼奖(碳化分析)。
1956年至今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研究员、所长(1978~1986)、名誉所长(1986至今)。研究中国氧化铁矿的流态化焙烧(富集,分离有色金属,制金属铁粉);流态化浸取和洗涤(提取有色和稀有金属);提出“广义流态化”及其有关概念。近年著作:《理想和无气泡流态化》(1992),科学出版社和Ellis Horwood,《快速流态化》(1994),Academic Press。获奖:两次全国自然科学二等奖(1982和1990);国际流态化成就奖(1989,加拿大)。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访问教授(1986~1987美国弗吉尼亚3-业大学,1989年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1984年英国拉夫保罗Davis-Swindin讲师;1989年英国伦敦Danckwerts讲师;1997年当选为瑞士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
1950结婚,爱人桂慧君为美国波士顿大学社会工作硕士;长子伟明,美国SCI公司;女儿瑞明,美国特拉华谷金融服务公司;次子向明,美国Solstice公司。
内容简介
动态艺术要求作品在柔流或其他微力下进行缓慢、姿态优异、行径莫测的运动,在美感上增加了一个层次。动态艺术是观赏艺术的分支,艺术家一般凭直觉进行创作。作为一名工程专家,作者又从力学和数学角度来设计、计算、模拟动态艺术作品,将艺术和科学原理结合。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作者选用了几何上可述的形状:线条、三角形、矩形、圆形及其组合变形。几何的可述性简化了计算方法以及所推导出的设计公式。这种结合形状、运动和计算的追求组成了一种思维领域。作者概括出了若干条几何动艺的制约条件,寻找出了一套简便、易于实施的制作技巧,并选用了纸、木、塑料、金属丝、条、片、板等易得的材料,使从事几何动艺的读者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制成和观赏自己的思维产品。由于作品不模仿自然界的任何生态(如动物),因此“几何动艺”全属抽象造型。
本书不仅适合思维旺盛的青年结合观赏和数学分析,促进其思维能力的成长,也同样适于中老年人动手制作及欣赏,享受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