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书中介绍的星台群分布范围很广,东临黄河、西跨明长城内外、南止秀延河下游、北达鄂尔多斯高原东北角,占地面积2.8万平方公里,分属陕西榆林市清涧、绥德、吴堡、米脂、佳县、靖边、横山、子洲、榆阳、神木、府谷11个县(区),延安市子长县以及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伊金霍洛旗,相当于秦上郡地域的中部与北部。具体构筑方式为:在山上夯筑或铲削成1424个椭圆或圆形土台,分别与天空332个星宿或星官一一对应,又分别与秦帝国疆域山川、郡县城障、宫廷苑囿、文武百官、军队、监狱,社会百业、日常生活一一对应,这便构成了完整的“地上天国”。
“地上天国”遗址总体轮廓为女娲补天形。女娲头北足南,侧身、昂首、挺胸、丰乳、长腰、鼓腹,两腿分立,前踞后直,臂屈平举,正在补天。女娲身高809秦里(约337千米),胯宽365秦里(约152千米)。身高喻比神话昆仑之虚的高大;胯宽喻比周天纬度的恢宏。身高与体宽的个位数合为九五之尊。
女娲形的“地上天国”自下而上共分9个部分,每部分含若干星宿或星官,并以星宿或星官的表面含意或祭占诉求,分别代表9层天。每层天各有天名,映证了“天有9层”的古老传说。
该书作者利用航测成果并进行实地考察,将秦帝国全天星台遗址精确绘制在地图上,并以表格的形式予以编排和考证。作为沿革,它反映了秦帝国之前龙山文化(客省庄二期)典型部落、夏帝禹时、晋(春秋中晚之际)、战国魏、战国秦(中期)等时期的简化式全天星台的布置、祭祀、观星情况以及后续——西汉帝国、前秦王朝的祭祀、观象内容。
书中还附有秦帝国部分郡治、县治、军城、亭障、长城等的星台设置图,以及重要的天文器物图片。此外,该书还就春秋中期偏晚秦晋的形势、战国中期魏秦的形势、战国晚期秦国北疆的形势等进行了考证,提出了晋国西鄙、秦国北鄙等历史地理新观念。
全书分为《考证分册》与《星图分册》,著名天文学史家、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前所长、研究员陈美东先生为该书作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