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标准代替GB/T 18177—20006钢件的气体渗氮》。
本标准与GB/T 18177—2000相比,进行了以下内容的修改和补充:
——按标准编写要求,给出了完整的“规范性引用文件”的导语,增加了相关的规范性引用文件,并规范了“规范性引用文件”的写法;
——将原标准“2定义”改为“3术语和定义”,重新给出了“引导语”,增加了“常规渗氮、短时渗氮、奥氏体渗氮、纳米化渗氮、氮势、临界氮势、氮势门槛值、可控渗氮、脉冲渗氮”术语和定义。删除了原标准中的“待渗氮件、渗氮件、氨分解率、渗氮层、畸变”5条术语;
——增加了“设备防爆装置”、“废气处理装置”的要求(见7.1.6、7.1.7);
——增加了“渗氮炉与输氨管道、氨瓶连接应保持密封性”要求(见7.2.3);
——增加了“氮势的测量与控制”内容(见7.4);
——重新修改并补充了原标准“渗氮处理”的内容(见第8章);
——增加了“能源消耗要求”(见第10章);
——删除了原标准的附录A;
——增加了“不同气源进行渗氮时氮势与测量值之间的关系”(附录A)、“氮势与氨分解率的关系”(附录B)、“氮势门槛值曲线的测定方法”(附录C)、“动态可控渗氮氮势控制曲线的数学表达式”(附录D)。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C、附录D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热处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75)归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