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春秋战国是我国历史上“思想解放、百家争鸣”的一段盛世,不但奠定学术之大基础,更留下众多令后人受益匪浅的著作。而诸子之中,荀子的思想前继孔孟之余绪,后开儒家之新风,在各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
荀子,名况,又称荀卿,后人亦称之为孙卿子,战国末赵国(今山西安泽)人。荀子一生游历各国,先后到过齐、秦、楚、赵等国。在秦国,他曾受秦昭王的称赞;在赵国,他与临武君议兵于赵孝成王前;在楚国,他两次担任兰陵令。可见荀子抱有一定的政治理想,因此,他的著述中包含很多治国平天下的道理。与荀子关系最为密切的是齐国的稷下学宫,荀子15岁即游学于齐国稷下(在齐国国都临淄),在稷下学宫停留了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当时齐国威王、宣王当政,励精图治,重金招纳天下贤士,四方学者云集齐都,从而形成稷下学宫。稷下学士们相互辩论、著书立说,极大地促进了思想的交流与学术的发展。荀子在学宫中倍受推重,曾三为“祭酒”(古时饮食祭祀时,推举席中年长位尊者一人为“祭酒”,后因此为官号)。可以说齐之稷下学宫对荀子学术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作为战国末期著名的思想家和学者,荀子批判地继承了孔子的儒学,建立了自己的一套思想体系,从某种意义上讲甚至超越了孔子。《荀子》一书,共32篇,内容博大精深,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学术等多个方面,反映了荀子的思想体系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