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李凯尔特(Rickert.Heinrich)1863年5月 25日生于但泽(今波兰格旦斯克),1888年在斯特拉斯堡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1891年成为弗赖堡大学的讲师,1896年升任教授。李凯尔特是新康德主义弗赖堡学派后期最主要的代表。弗赖堡学派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因以弗赖堡大学为活动中心而得名。弗赖堡学派的创始人是文德尔班,他提出的价值哲学以及与之相关的自然科学和历史科学对立的观点为该学派的思想奠定了理论基础。李凯尔特是文德尔班的学生,李凯尔特继承了文德尔班的基本观点,进一步作了较具体的论述,并大大加以发展,使新康德主义历史哲学理论达到其完成形态。1916年李凯尔特赴海德堡大学继任文德尔班的教授职务,并成为弗赖堡学派的领袖,直至1936年7月28日病逝。主要著作有《先验哲学导论·认识的对象》(1892)、《自然科学概念形成的界限》(1892-1902)、《文化科学和自然科学》(1899)、《历史哲学问题》(1905)、《人生哲学》(1920)、《哲学体系》(1921)、《康德--现代文化哲学家》(1924)、《胃词逻辑和本体论问题》(1930)等。其中前三部著作中,李凯尔特对自己的历史哲学观点作了最充分的表述。
李凯尔特的历史哲学理论和历史研究方法不仅在德国广为流传,并对当时和以后的西方史学和哲学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甚至在目前他的观点也没有失去其影响。因为西方的社会学家、哲学家、历史学家以及历史逻辑学家仍在重复李凯尔特的基本原理,尽管他们对其中某些提法作了某种改动,但都这样那样地保留了李凯尔特关于自然科学和历史科学在方法上存在着原则区别,关于不可能确定历史过程的规律、关于这样的规律并不存在等等基本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