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数学家们在组织数学竞赛活动时是有些主观考虑的:
首先,每一个年龄段中,总会有部分孩子在数学课上感到“吃不饱”,应该为这些“学有余力”的同学设计点东西提供给他们。当然这应该是比例很小的一群人,重要的是他们要实实在在地对数学有兴趣。换句话说,数学奥林匹克不是每个学生都要参加的活动,而是“学有余力,学有兴趣”的学生们参加的活动。“学有余力”是强调首先要学好课内知识,在此基础上来学习课外知识;“学兴兴趣”是指对数学有兴趣,正像有那么多“学有余力”的学生在画画、弹琴和唱歌一样。只要这两方面结合得好,自然也就不会感到有负担了。
其次,数学竞赛仅仅是一项活动,不应该把它看得太重,要尽量用“平常心”来对待它。不应该赋予它那么多功能:升学、选人、能不能拿菲尔兹奖或诺贝尔奖,它承受不起。一个同学取得好成绩,只能说明眼前,只能说明现在。如果一定要说对未来有什么影响的话,我倒以为可能他在竞赛中所获得的这点“成就感”会使他对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增添一份自信心。在开展这项活动时,要坚持“不超前、不超纲”和“大众化、普及型”的命题原则和组织原则。前者是强调课内课外的结合与一致,课内是基础、课外是补充;后者是强调内容不宜过难,不要让参与活动的学生感到高不可攀,而要让每个参与的学生,不同层次基础的学生,均得到应有的收获和提高,要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
第三,选材要精炼,不可面面俱到。开展这项活动的目的是为学生们营造一个环境和氛围,提供处理问题方法上的指导,使学生在积极参与的基础上,通过典型的、探索性很强的问题的讨论,在认识上(包括学习方法和知识内容)有一个“升华”,其结果就是素质的提高。课堂教学是面向大多数的,它是一个基本要求。数学课外活动则不然,由于是面对很少一群人,就为数学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场所,可以把内容搞得宽泛些,原本不敢放进中小学课堂的素材(可能这些材料更接近现代数学的内容和方法),可以先在这个范围内试一试,积累一定的经验,成功了再走下一步。简单归纳、24点、一笔画、数字谜、数阵排布、奇偶分析、向量、覆盖、……这些十年前、二十年前数学奥林匹克中的热点问题和方法,今天已经开始走进中小学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