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是世界各国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大国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甚于小国,穷国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甚于富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更为突出,势必造成区域教育发展的不平衡。因此,不认识中国区域教育与教育区域化的现实和趋势,就无法了解中国教育,就不可能形成正确的思路,制定适宜的发展战略,开创全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局面。
在行政区域和经济、社会区域环境下形成的区域教育是客观现实,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区域教育也是客观存在的,但教育的区域化特征并不明显,也得不到鼓励。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突飞猛进,既带动全国区域教育的发展,又使教育区域化的痕迹日益明显。在加强中央宏观调控、分级办学和扩大地方自主权制度下形成的教育区域化发展,是当前中国教育发展的一大态势。高等教育下放省(自治区、直辖市),职业教育下放地市,基础教育下放县区,成人教育社会化,学校办学自主,决策多级化、基层化,使地方各级执行主体兼具决策主体职能,担负着筹划和推动区域教育发展的重任,因而必须突出区域教育的优势和特点,张扬教育个性化;同时,这也带来教育差距的日益扩大和教育资源的封锁,如择校、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和高考移民等问题……
在21世纪,经济、社会与文化教育的联系更加密切,经济、社会的差距日益演变为知识和人才的差距。提高公民的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形成强大的人才资源,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最根本任务。教育资源已经成为判定区域综合竞争力和活力的重要标志。发展区域教育,必须立足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着重考虑促进区域教育为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和本地人民服务,促进区域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区域内教育的协调发展;同时,还必须考虑区域之间竞争和合作的需要,既要在思路和政策上把握教育区域化发展的特征,又要注意区域教育发展和国家宏观统筹一盘棋的关系。
十六大提出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主体——县域经济的发展问题,标志着从东、中、西部三大板块向省区再向县区划分认识的进步,明确了推动县域教育发展的新思路。教育部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法规,如改革实质上以乡为主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为以县为主的基础教育管理新体制,实施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以流人地为主和公办学校为主“双为主”的办法,建立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完善发达地区对落后地区、城市对农村教育支援的措施,扩大对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