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奉献给读者的是2006年11月在南开大学举行的全国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第六届学生学术研讨会上的参选论文,这些论文都出自各经济学基地在校的本科学生之手,反映出了经济学基地建设八年来所取得的重大成果。
与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相比,我国在经济学人才的培养上仍显得相对不足,特别是在经济学的理论研究上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不小差距。同时,如何培养立足中国国情,又面向世界与未来的经济学人才也是当前中国在经济学教育上需要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正是出于以上考虑,从l998年开始教育部在全国13所重点大学建立经济学人才培养基地,积极探索新型复合型经济学理论人才的培养新模式。每年一次的学生学术研讨会就成为不断总结经验、检验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本届研讨会的论文与往届相比,反映出了以下几个特点:
一、关注民生,紧扣中国当代难点、焦点问题。从六届的学生论文来看,三农问题、教育、医疗、养老问题、中国的经济增长问题、生态环境问题、市场构建和寻租问题始终是历年来的核心主题,从中深刻地反映出基地学生对国家建设、民生福祉的极大关心,拳拳报国之心跃于纸上,充分反映出了基地学生做一个拥有社会责任心,并且践之于行之人的自觉与决心。
二、深入实际,重视调查研究。从历届参选论文中可以看出,相当多的论文都是在学生亲身经历或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写成的,反映出了基地学生不仅仅掌握了所学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自身实践来感受生活,-修正自身认识的不足,而这正是超越前人、产生理论大家的唯一之路,可喜可贺的是他们不再是蛰居象牙塔只会死啃书本的书呆子。
三、基地学生的理论素养达到了相当的程度。其中不少论文,处处闪烁着思想的火花,有些老师甚至认为有些论文已经达到了硕士优秀论文的水平。
四、勇于创新。基地学生不仅注重前人的理论成果,而且具有较强的观察能力和写作表达能力,做到了知识与能力的有机结合,自觉地培养了良好的学术传统,同时在论文中又表现出了不迷信权威,勇于创新的可贵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