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王景彬,旅美男低音歌唱家。
1987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歌剧系。在校期间师从我国著名声乐教育家沈湘教授。1988年赴美国密苏里大学音乐学院留学。学习期间,连续7年获得密苏里大学最佳研究生奖和大学校长最高奖学金:获得美国法尔夫声乐国际基金奖。在主修声乐表演的同时,还兼修了大量音乐以及其他学科,包括:歌剧导演、指挥、歌剧理论、哲学、戏剧学、经济学、社会学、文学、图书馆学和多媒体制作等学科。
作为集歌剧实践和理论研究于一身的艺术家,在歌剧专业演出、歌剧导演和指挥以及歌剧理论研究领域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作为男低音歌唱家。与世界众多知名歌剧院合作,主演了大量的世界经典歌剧。其中包括:古诺歌剧《浮士德》中的梅菲斯托、莫扎特《唐璜》中的唐璜和雷鲍雷罗、莫扎特《费加罗的婚礼》中的费加罗、莫索尔斯基《鲍里斯·格登诺夫》和普契尼的歌剧《绣花女》等;作为歌剧导演和指挥,为众多歌剧院及音乐院校排演过大量经典歌剧,其中包括:《唐帕斯夸莱》、《爱情的灵药》和《蝙蝠》等四十多部歌剧;作为歌剧理论研究者,在美国参加了众多歌剧学科的理论研究工作。撰写大量专业论文,其中包括:《论莫扎特的歌剧》、《论美声时期的歌剧》和《瓦格纳歌剧》等。
目前正在担任《西洋歌剧咏叹调大全》的主编工作,完成文字创作800多万字。同时,还担任《中外艺术歌曲作品大全》和“大型多媒体声乐艺术数据库”的主编工作,完成了“艺术歌曲艺术多媒体数字平台”、“歌剧艺术多媒体数字平台”以及“意大利语在歌唱中的运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和“德语在歌唱中的运用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开发工作。
内容简介
在西方歌剧中,咏叹调是各种歌剧角色的重要演唱表演形式。咏叹调与各种角色类型有着直接关系,角色的声部类型决定了咏叹调的声部属性,每首咏叹调都具体地归属于某一个声部类型。作为一个声乐演唱者,如果错误地演唱不属于自己声部的咏叹调,不但会削弱声音的表现力,同时由于生理条件和技术问题,还可能毁掉自己的歌唱生命。
在国外声乐界,声部划分体系作为歌剧艺术的重要支撑,早已成为成熟的学术系统。这个系统作为歌唱艺术的教学指南,指导着每一位声乐工作者的教学和学习。
本套教材基于德国、意大利和法国声部划分理论,将男女各声部细化为十三个声部,以每个声部为单位,各选一百首咏叹调,分四册,陆续出版,共计五十二余册。所选作品涵盖各主要音乐时期,欧美国家著名作曲家创作的经典歌剧咏叹调。同时,为了方便演唱者对整部歌剧的全面了解,每册书都按照角色在歌剧中的出场顺序,囊括该角色在该歌剧中演唱的所有经典咏叹调。
每册书都包含一篇论文,从歌剧艺术的历史发展和歌剧演出的传统等角度,根据歌剧角色的分配系统和声音的生理条件,对该册书所涉及的声部给出明确的学术界定。
同时,每册书以角色为基础,针对每首咏叹调,将文字部分分为歌剧简介、角色说明、角色的发展变化、对角色的看法、歌唱家的观点、咏叹调信息、咏叹调背景、演唱提示和歌词翻译部分,全面剖析角色的戏剧和音乐特征。
对角色戏剧方面的研讨主要体现在角色的发展变化、对角色的看法和咏叹调背景部分。在行文上,本书主要遵循了以下原则:
1. 为了便于学习,本书篇幅于集中所涉及的角色。歌剧故事紧紧围绕该角色所产生的戏剧展开,删除所有与该角色无关的戏剧部分。
2. 为了帮助读者对所涉及角色整体音乐风貌的把握,本书着力从文学和戏剧层面,对角色所参与的重唱和合唱部分背景故事都一一给出解释,并做出相应的剧情分析。
3. 为了从更深层次剖析角色的人物性格,本书的角色分析从哲学、戏剧学和社会学角度出发,分析人物的精神世界、戏剧作用和角色使命。
4. 为了增加文章的可读性,实现对角色最直观的了解,本书遵循文学作品的艺术表现理念,依据世界各大歌剧院演出版本,将剧情以文学读本的形式呈现给读者。以此方便读者阅读,加深对剧本的理解。同时,以每个人物为轴心,描述围绕着人物发生的音乐和戏剧,并对该角色所承担的所有重唱和合唱音乐片段的戏剧背景进行详细地分析和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