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基于赛社与乐户文化在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戏曲学、音乐学、民俗学等多学科领域的巨大价值,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中国傩戏学研究会、长治市人民政府合力举办此次研讨会,从200#年开始酝酿,其间经过许多波折,最终让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在世界学术舞台上完整呈现出来。在长治潞城贾村组织的赛社礼仪与乐户表演,基本上展现了当地赛社在“文革”结束后恢复起来的面貌,全面展现下请、迎神、头赛、正赛、末赛、送神的全过程,同时吸纳了曾经在上党地区普遍流行的仪式、戏剧内容。会议的组委会在传统祭祀格局不变的前提下,将传统的六天赛期压缩在两天半举行,避免了重复排沓,尽量展现了赛社、乐户文化的精华内容,获得了与会学者的普遍好评。
此次会议的研讨基本上集中了国内外对于赛社与乐户的研究者,特别是大会组委会尽量突破学科局限,努力让学术视野走出戏曲、傩戏学界的范围,吸纳不同学科的学者对赛社与乐户的深层背景进行探索,例如在参会人员中,吸收民俗学、艺术史、杂技魔术史、人类学、文献学等学科的研究者,使大会研讨所涉问题的探索更趋深入。同时大会让赛社活动的表演者——乐户、阴阳师代表与学者面对面零距离交流,这种人类学意义的谈话研讨方式,增加了学者对这一文化现象的理解,同时也让长期不被重视的基层社会以特别的姿态走入学术视野,在更加宽容的擎术理解上呈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非物质特征,这正是此次大会在解读这一文化遗产时进行的创造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