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李凤鸣,出生于1915年,女,四川省成都市人,是我国著名的眼科学家、眼科病理学家及医学教育家。l941年毕业于华西协和大学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眼科住院医师、总住院医师、主治医师、讲师。l947年赴英国伦敦大学皇家眼科研究所留学,并获伦敦眼内科、外科专科学位(D.O.M.S.London)。1950年初回国,历任北京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副教授、北京医学院第三医院眼科教授、科主任,北京医科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校务委员会委员。兼任国家职业病诊断标准委员会委员,《中华眼科杂志》副主编,中华眼科学会副主席、主席、名誉主席,《美国医学会眼科杂志》中文版主编,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客座教授。
半个世纪以来,从事眼科临床、眼科病理、眼科胚胎的科学研究及教学工作。20世纪五六十年代,致力于农村防盲治盲工作,为北京郊区40万农民防治沙眼作出了贡献。六七十年代,随着国家工业化的发展,职业性眼病成为主要课题,她对我国13个省、市有关厂矿的化学、物理因素所致职业性眼病进行了流行病学、临床医学及毒理学研究,对TNT中毒性白•内障、放射性白内障、微波对眼部损伤及眼部化学烧伤、二硫化碳中毒等的发病机理及防治措施发表了有创见性的学术论文,研制了眼职业病诊断及防治标准,被国家标准局审定为国家标准并颁布实施。她协助创建了中华眼科学会职业眼病与眼外伤学术委员会及《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TNT中毒白内障的研究”获卫生部科技进步奖。
80年代,她培养的研究生,在中国科学院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教委基金资助下,对“视网膜色素上皮进行基础理论研究”,3次获得卫生部科技成果奖,1次获国家教委科技成果奖,并获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的国际学术奖。专著有《眼的胚胎学》、《眼的先天畸形》。
90年代初,李凤鸣教授70多岁高龄,已办退休手续,但实际上没有退休,一如既往参加国内外及科室的眼科学术活动,专注于我国及科室的眼科学发展和中青年干部的培养,使其跟上眼科国际先进水平的发展,为此,近10年来不辞辛苦为眼科做了两项大的工程,其一,用8年的时间组织全国140多名眼科学家编纂了我国第一部《眼科全书》。500余万字的《眼科全书》,荟萃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包括李凤鸣教授在内的我国著名眼科专家在眼科基础理论及临床技能领域所获得的成就和国外眼科学的最新成就。李凤鸣教授主编的《眼科全书》于1996年出版,l997年获卫生部科技成果一等奖;2002年始,再次组织全国眼科学家将《眼科全书》修订,新修订的眼科全书更名为《中华眼科学》,于2005年3月发行。李凤鸣教授80岁高龄以后,参与兴建了她为之奋斗的第二项工程北京医科大学眼科中心。为兴建眼科中心,历经数年,她在国内、香港及国外四处奔走,拜访与会晤领导、同事、同学及她的学生,寻求支持与赞助。在她的努力下,2001年新建的现代化眼科中心大楼落成,眼科中心开业。北京大学眼科中心为跨世纪光明工程,将为我国防盲治盲及培训干部作出新的贡献。
李凤鸣教授曾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北京市劳动模范、北京市“三八”红旗手称号,1990年获北京医科大学“桃李奖”,1992年获美国中美眼科学会金苹果奖,1993年获英国剑桥世界名人传记中心世界名人称号。是中华医学会资深会员并获表彰奖,为我国眼科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1991年开始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待遇。
内容简介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出版了众多眼科专著,包括应用基础学、临床学、手术学、临床检查技能学、临床手册等,应有尽有。作者所编的《眼科疑难病》不是一本系统眼科学而是眼科学中常见的疑难病。所谓疑难病,系指确诊有困难,特别是确诊后治疗处理更为棘手。疑难病的定义很难界定,有的疑难病伊始即为疑难病,我们称为“原发疑难病”;有的为治疗(特别是手术治疗)后引起的合并症,称为“继发疑难病”。眼科疑难病较多,本书重点书写引起视力障碍、致盲,或眼部畸形。撰写本书的作者,多系从事其专业多年,具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及其理论知识,且具有一定的独创性,作者将其有益的临床经验提炼为专著文章,以希为高年眼科医生在临床工作中提供参考。
本书不单独编写眼科解剖与生理,而是在章节中书写有关的解剖与生理。本书重点撰写疑难病的诊断及处理,特别是处理。关于疑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理亦加以描述,为读者提供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