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燕晓飞,女,1970年3月出生,吉林省洮南市人。现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经济管理系副主任,副教授。先后在内蒙古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主攻经济学专业,在华中师范大学主攻教育经济学专业,并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主要从事教育经济学、劳动经济学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曾经多次到亚欧各国和港澳地区进行学术访问与交流。主持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国家级课题1项,主持其他省部级课题多项;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1项、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课题两项。在全国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多篇被CSSCI、EI、ISTP(CPCI)和“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等收录和转载。出版专著两部,参与编撰著作5部。
内容简介
在中国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非正规就业成为破解就业难题的有效途径。目前,非正规就业已经成为中国劳动力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预见,伴随经济发展和改革深化,非正规就业劳动力将会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现阶段,中国非正规就业劳动力的构成主体是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下岗失业人员、个体从业人员等社会弱势群体。这个群体不仅人力资本存量低,而且缺少继续教育和培训的机会。低下的劳动力素质严重阻碍了非正规就业劳动者个人和家庭境况的改善,放大了社会阶层间的利益冲突,制约了经济发展,威胁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因此,这一群体的素质与技能提高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任务。当前,中国针对非正规就业人员的教育培训理论尚属空白,教育培训实践尚不成熟,教育培训体系与制度尚未形成。由此可见,对非正规就业劳动力教育培训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讨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本书将非正规就业劳动力的教育培训问题纳入教育培训市场供求的理论框架之中,以全面剖析非正规就业劳动力教育培训市场的基本要素——供求主体、教育培训产品、教育培训市场自身的性质和特征为逻辑起点,重点考察了政府、非正规就业者、用人单位、社会教育培训机构等相关主体在非正规就业劳动力教育培训中的行为模式与特点,得出非正规就业劳动力教育培训供求主体的“理性经济人”性质、教育培训偏重于“公共性”的“准公共产品”性质、教育培训市场的“混合经济”性质等基本结论,并以此作为全书分析的理论前提。在此基础上,本书进一步探究了非正规就业劳动力教育培训供求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制度与政策根源,提出了化解矛盾,解决非正规就业劳动力教育培训难题的制度设计与模式构想。
全书共八章,除第一章导言之外,分为四部分进行讨论:
第一部分为概念界定和文献综述,由第二章构成。主要阐释非正规就业劳动力教育培训的相关概念,并对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和文献进行梳理与评述。本书将研究对象锁定在处于弱势地位的非正规就业劳动者,重点研究该群体的教育培训问题。
第二部分为基础理论研究,奠定全书的分析基础,由第三章和第四章构成。从教育供求的基本原理出发,探讨非正规就业劳动力教育培训市场基本要素的性质,揭示政府担负非正规就业劳动力教育培训责任的理论依据。在考察非正规就业劳动力基本状况的基础上,分析非正规就业劳动力的教育培训需求与教育培训选择的行为特征与行为诱因。
第三部分为问题挖掘与根源探究,由第五、第六、第七章构成。通过对中国非正规就业劳动力教育培训的历史回顾与现实考察,揭示出非正规就业劳动力教育培训中存在的供求总量矛盾、供求结构矛盾和供给模式缺陷等深层次问题,并从劳动力市场分割、教育体制与政策层面对问题的根源进行深入剖析。
第四部分探讨问题的解决路径,由第八章构成。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提出非正规就业劳动力教育培训制度的设计思路,构建中国非正规就业劳动力的教育培训供给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