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三希堂法帖》是我国清代乾隆年间由朝廷谕旨编刻的一部大型丛帖,全称为《御制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乾隆十二年(一七四七年),乾隆皇帝敕命大学士吏部尚书梁诗正、户部尚书蒋溥等人,将内府所藏魏晋至明末的书法作品,择其精华加以校勘编次,从全国各地调集书法石刻艺人高手摹刻上石。法帖共分三十二册,刻石五百余块,收集自魏晋至明代末年共一百三十五位书法家的三百四十件书法作口叩和二百一十多件题跋,一千六百多方印章,共九万多字。帖中收有被乾隆帝视为稀世墨宝的三件东晋书迹,即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殉的《伯远帖》,而收藏这三件墨宝的地方又被乾隆称为三希堂,故法帖取名《二希堂法帖》。
乾隆皇帝爱好书法,日理万机之余,潜心临池,遍习诸家,其书法温润妍媚,亲雅有致。由于《二希堂法帖》是乾隆皇帝御览之宝,所以刻印考究,版本珍贵。后流传民间,刻印日趋繁杂,以致版本良莠不齐。鉴于此,黄山书社和北京传世文化发展中心联合有关专家、学者,遴选各家藏馆版本,后选定首都图书馆善本库这套《二希堂法帖》版本予以影印出版。该本刻印清楚,神韵犹足,版本完整,堪称珍品。在此基础上,我们附加了法帖全部释文和书家小传,以便读者阅读、研习。
该书分为五卷,其中四卷为原刻印本,第五卷为法帖释文和书家小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