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黄能馥,浙江义乌人。1953年中央美术学院实用美术系毕业,1955年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染织系教授,《工艺美术论丛》、《装饰》杂志编委。擅长染织艺术。编著有《丝绸史话》(合作)、《中国服装史》(合作)、《中国龙纹图案集》等。《中国美术全集·印染、织绣》获全国首届美术图书特别金奖。
内容简介
中国幅员辽阔,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除汉民族以外,各少数民族在历史长河中也发展了与本民族的地域、习性等相适应的服装文化。他们大多为游牧民族,服装注重实用性能,迥异于中原汉传统的宽衣博带。当游牧民族与汉族融合时,游牧民族首领倾心于汉传统服饰的雍容和威严的气派,争相效仿,比如魏孝文帝的服装改革,服衮冕,赐百官冠服;而实用功能更优越的胡服则向汉族劳动人民传移。沈括《梦溪笔谈》说: “中国衣冠,自北齐以来,乃全用胡服。“一个“全”字或许用得有点过分,但胡服对汉族服装的发展确实有巨大的影响。 “胡”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所指,有时指匈奴,有时泛指从东北到西北诸游牧民族,有时更要宽泛些。历经曲折复杂的历史,“胡”的大多数已经汉化或已成为中华民族一员,所谓“胡服”,如魏晋时的“裤褶”、“柄裆”、“半袖衫”,清的马褂、旗袍也早已成为中华服装的一部分。服装渐向实用性、生活化转移是服装发展的必然规律。不同文化的相互碰撞、相互影响,也更会促进中国服装文化的发展与丰富。
本书即以中国服装文化的起源、形成、繁荣、发展、演变全过程的外在款式与内在精神为对象,记述各个历史时期服饰文化的发展演变,涉及服装门类、穿着方式、服饰制度、服饰材料、服饰纹样等诸方面,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使历史上的各种服装直观地呈现在读者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