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彭东林,1952年生,1982年于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电工学专业获学士学位,后留校到机械工程学院机械传动国家重点实验室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其间先后获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硕士、博士学位。1996年被评为教授,1999年被评为博士生导师。2001年起到重庆理工大学工作,任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院长至今。长期从事计算机辅助测试技术与仪器、智能传感器等方向的研究工作。作为项目负责人,曾先后六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两次国防科工委重大项目、国家863项目、科技部中小型企业创新基金和其他省部级项目,另有十几项企业横向课题等。研究成果之一“机床传动误差检测系统”,1995年获国家教育委员会(现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996年被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现科技部)列为“国家级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项目”;研究成果之二“时空坐标转换方法与时栅位移传感器”,2004年通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当年组织的唯一一次成果鉴定会,获得“国际先进水平、国内外首创”的高度评价,2005年获得重庆市技术发明一等奖、中国电子学会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二等奖,2007年获中国专利金奖;研究成果之三“无线式数字远程智能专家评审系统”,2004年获重庆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以上获奖均排名第一)。作为第一作者,先后发表论文90余篇,其中发表在《仪器仪表学报》、《机械工程学报》等重要期刊17篇,SCI、EI收录25篇,获发明专利4项。为重庆市首批学术技术带头人、重庆市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
内容简介
本书以作者二十多年从事智能仪器与智能传感器科学研究的体会和成果为基础,阐述了作者关于精密位移测量的一些独立的观点、开展研究工作的思路,以及最后取得的效果。全书共分5章。第1章从“时空转换”的角度对一些众所周知的常识和事例进行分析,从而建立起一套比较独特的思维方式。第2、3章介绍作者发明的时栅、差线栅和激光栅的原理和设计思想,其中时栅的应用开发工作做得最好,也是介绍的重点。第4、5章对机床传动误差动态测量的方法、技术和仪器原理进行全面分析,重点介绍了作者研制的智能化机床动态测量系统的原理和应用情况。
本书可供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工程技术人员和研究人员作为研究工作的参考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