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故宫藏戏出人物画过去曾散见于世。上世纪九十年代国家图书馆馆藏九十余幅合集出版,朱家蟳先生为之序。今黄克、杨连启二君所辑《清宫戏出人物画》(
花山文艺出版社“彩色影印”出版)收画达二百余幅,已超过故宫原藏总数之半,可谓内府戏画的一大新收获。
明清时期,最高统治者出于政治、文化的目的及个人偏好,对戏曲重视者颇多:一则以满足自我声色之娱,二则企图借以教化臣民,保其江山社稷永固。清王朝对戏曲大体如此,究其区别,不过是宫廷中设有专门演戏机构,并广泛征召民间戏班入宫。乾隆初年,每逢新年、万寿节、端午、中秋、冬至等节庆以及册封后妃、皇子出世等喜庆仪典,都有相应的戏曲演出。正是有了这个基础,宫廷内外才出现了大量戏出形式的绘画。
戏出人物画中,大量是肖像性质的,画著名演员某出戏的写真画。此间,众多名画家画了许多戏曲的写真画,每个人的面貌神情以及服饰、头饰、化装的式样、色彩、图案等非常准确逼真。如:《渭水河》中的姜子牙,《定军山》中的诸葛亮、《诉功》中的李渊、《樊城》中的伍子胥等。
这些戏出人物画原藏于清宫,是由清朝内务府“造办处”依据剧本专门为帝后,尤其是为慈禧太后绘制的供其“养眼”的“御赏物”,以“乱弹”剧目为主,后来大部分流散到民间,而本书收录了流散到民间的二百多幅,几乎囊括了国内能收集到的所有流散出宫的戏画,是目前收录幅数最多的此类图书,这使其具有了珍贵无比、独一无二的特点。
而本书的作者又不仅仅是把这些精美绝伦、细致入微的戏出人物画简单地结集成册,还对这些画进行了深入研究和解读,融入了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如根据画面上常有“穿戴脸儿俱照此样”字样,过去多认为是供演员装扮用的,应属“升平署”藏,根据此画存放地在慈宁宫,更可能是西太后的“御赏物”。
根据《穿戴提纲》等文献资料,作者一一注明画中人物的装扮、穿戴、服饰,并对剧情作了考订说明,大大丰富了图书的知识含量。此外,所收戏画,俱以“乱弹”剧目为主,足见道光以后,乱弹已取代了昆曲、弋腔的统治地位;经考证,这一巨大工程是由画士沈振麟主持“画院外”的画工集体完成。凡此,都为清廷末期文化建制提供了参考资料。这一切使本书具有了极高的鉴赏价值、收藏价值、艺术价值、文献价值和史料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