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成书于十四世纪初叶的《水浒传》,是中国古典白话长篇小说的奠基名著,也是文学史上首部以一群小人物为主角的长篇章回小说。明代富有创见的学者李贽,将它与《吏记》、杜诗等并称为宇宙内“五大部文章”。清代很有个性的作家金圣叹,将它与《离骚》、《庄子》等合称为“六才子书”。国外学者则将它与《三国演义》、《金瓶梅》、《红楼梦》赞为中国小说“四大奇书”。
《水浒传》以高度的艺术表现力,生动的文学语言,展开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塑造了众多既饶传奇色彩,又真实可感的人物形象,尤善将备人的个性特点,把握得恰如其分。金圣叹对此赞赏不已:“((水浒传》一个人出来,分明便是一篇列传”;“不说鬼神怪异之事,是他气力过人处。《西游记》每到弄不来时,便是南海观音救了”;“独有《水浒传》,只是看不厌,无非为他把一百八个人性格,都写出来”,“一样人,便还他一样说话,真是奇绝!”(《读第五才子书法》)
《水浒传》中丰富的文学艺术形象,也激发了A多画家的刨作灵感和冲动,明清两代,就已出现了可观的插图版本。这些插图,或依回目,或据情节,犹如连环画。此外还有杜堇、陈洪绶(老莲)画的水浒人物像。上述这些画作,现所能见的,皆为木刻版画形式,大凡构图简约朴实,其中陈老莲水浒叶子四十图,犹为今人熟知。
绘画水浒的当代画家不乏好手,而最负盛名,有至高成就的,莫过于戴敦邦先生。上世纪五十年代末,他创作的连环画《三打祝家庄》一炮打响,令同仁前辈感叹“后生可畏”。此后,他陆续为多种版本((水浒传》配绘插图、封面,创作水浒人物,令海内外读者击节叹赏。一九九四年岁末,他应邀担任大型电视连续剧《水浒传》的人物造型总设计,用两年时rq,完成了一百八十四幅水浒人物造型。该剧总制片任大惠、制片主任张纪中深情地说:“当这些作品挂在墙上让剧组主创人员观看时,大家无不为之叹服。画像中所传达的那种人物性格准确的神情,为导演组选演员提供了最生动的写照。戴老的神来之笔,也给服装设计、化妆设计提供了依据。甚至演员的表演也是抓住戴老笔下人物瞬间的准确神情,以此为突破,进入角色的创作。时光会流逝,戴老的艺术是永恒的。”
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部《戴敦邦新绘水浒传》,是他的又一杰作。新世纪初开笔,今岁大功告成。画集含两部分:其一是以通行的七十回本《水浒传》为文学底本,取每回主旨创绘两幅,计一百四十二幅(含“楔子”两幅);其二是一百零八帧梁山好汉艺术造像。全为近二三年来新创作,历年陈稿慨不移用。据我所知,如此规模的国画《水浒》大型画集的问世,是出版史上第一次。戴先生以其精湛绝伦的国画彩绘语言,完整演绎《水浒传》,叉在绘画史上镌刻了前所未有的一页,值得庆贺。
整部画集,充满生命活力,洋溢阳刚之气,既恰切传示出文学原著的精神内涵,又体现了画家对原著的独特理解。一幅幅画,宛如一首首诗,格高韵远,含蕴无尽。其结构布局,充实自然,虚实变化,生动有致。表现故事情节,渲染背景气氛,无不理到,气到,趣到,境显意深,吸引读者倘佯其问。刻画各色人物,不同身份遭际,不同性格心绪,无不神情毕肖,活灵活现而绝不相淆,读者仿佛闻其声,晤其人,可与久久对话交流。作品还有意通过相关的景物细节、人物举止,以可感可触的艺术形象,再现彼时社会生活。诸如人文礼仪、冠服制度、世态情伪、城乡习尚、节令风俗、三教九流、江湖行径,乃至宴集光景、茶坊酒楼、官廨寺观、勾栏戏台、舟车轿马、旌旆旗幡、桌椅摆设……尽皆浸染了历史风霜,使作品益显厚重。
我想,说到古人水浒画,自然不会忘却陈老莲;而论及今人画水浒,无疑会首先想到戴敦邦。人物画,是古代国画创作中的一个弱项。戴先生以其充盈灵性的巨掾,融会古今,独运机杼,创造出如此丰富而形神兼备、韵味悠远的水浒人物形象,不仅远超前贤,更是赋予国画人物这一艺术品种在新时代的勃郁生机,再次显示出这一阔步发展了的民族优秀传统艺术的无限审美价值。
新世纪初,我曾为《戴敦邦新绘全本红楼梦》(按:此画集获第十三届中国图书奖、首届全国优秀艺术图书奖)发行事,在北京先后拜访了华君武、蔡若虹、丁聪诸先生。这几位画坛耆宿,皆对戴画赞赏有加。早在一九九八年,《戴敦邦古典文学名著画集》出版时,华老就评说.“这是一本近时难得的好画册,画历史人物有新意,不落俗套,形象丰富,形式美,意境深,令人爱不释手。戴敦邦是当代有数的连环画家。鲁迅曾预言连环画要出大画家,我看戴敦邦就是其中的一个。”丁聪先生道:“戴敦邦是位极为刻苦的画家,他作画的范围,也许无人能与之比拟。他笔下的人物有时代感,对文史作品的理解也很深刻,如红楼人物的细腻,水浒人物的粗犷……昕以一画出来就会被读者认同,无论对内行还是一般读者,都非常有感染力,值得再看,三看。”诚然,正由于戴先生对艺术的不懈追求,而使他绘画艺术造诣臻于化境,成为中国画坛独树一帜的卓然大家。
我有幸在退休前的数年问,连续编辑了戴先生的四部大型国画集(除了上述三部,还有一部是《戴敦邦道教人物画集》)。戴先生执意要我撰写前言,我只能从编辑和读者角度,约略说些印象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