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中国 - 财经商业新媒体
读书
正在读取登录信息...

摄影界的《圣经》

书评人:郑伟强 2008-10-10 19:33 赞[0] 收藏

  观看先于言语,一切认识从眼睛开始,但事到如今,眼睛却看不见真相。在影像无处不在、图片漫天飞舞的当今世界,我们充满优越感地认为,人类终于赶上了时间,掌控了世界,我们终于将一切化约为可见,简化为影像,收集照片,等同于收集世界。我们从不怀疑照片中的时空的真实性,这还不是最要命的,我们甚至于已经对真假难辨的照片熟视无睹,因为,从来没有一个社会,曾经出现过这么集中的影像,给予我们如此密集的视觉信息。所有的影像都保存了瞬间却指向永远,我们以为看到了一切,进而认为知道了一切,事实却是,我们越来越陷入了影像的阴谋,我们看得见,却站在一团黑暗之中。

  

  在影像和真实之间,苏珊•桑塔格无意夸大,只为道明,其间落差是存在的。这本《论摄影》所写的,不止于摄影,或者说,更多的,是关于摄影的隐喻。快门一按,影像形成,却掩盖了那个关键的瞬间。我们用影像来重构了人类的处境,如此这般,影像创造了认识世界的新观念,好像在解释我们不了解的世界。但实际上,如果我们戳透可见的影像,就会发现,一张照片不只是一次事件与一名摄影者遭遇的结果;拍照本身就是一次事件,而且是一次拥有更霸道的权利的事件——干预、入侵或忽略正在发生的无论什么事情。因此,一张图片在讲述的背后,有道德体系和权力结构的支配,它们试图重述人类共同的过去和记忆,把人看呆,令人麻木,一切的思考在扑面而来的影像中得到终结。我们再没有足够深厚的情感去拥抱真实,只能在空洞而虚幻的图像中感知时间的流逝。

  

  从物理技术方面来看,影像本身的印象是在场性,就是“当时存在”的明证。然而事实在于,照片不只是存在的事物的证明,而且是一个人眼中所见到的事物的证明,不只是对世界的记录,而且是对世界的评价。除了在事物中,没有真理。影像与事物本身无关,我们却始终将其与事物等同。当然,这不是说摄影是一场骗局。而是说,事物并不正如我们所看到的,而那些有意或无意、自动或被动隐蔽起来的东西。于是,摄影从来都是抽象的。纪实摄影哪怕是在最有道德使命的时候,也是专断的。影像呈现了一个表面的真实,却只是捕捉了现实的一小部分甚至是伪造了现实,其中的世界,根本是不真实的,生命是意味深长的细节之流,却强行被一道光,永远地凝固。这些凝固的碎片不是解放而是削弱了自我,而在这条异化之路上,我们走得愈为不假思索。

  

  摄影出场本身就带着现实主义的老练,高举揭穿虚伪和对抗无知的旗帜,企图向人揭示周遭活生生的世界,然而实际上,却造成了影像和生命、生命与影像之间的混乱。那种“看上去很像”的感觉似乎不错,它打开我们的视界,却是通过在道德上麻木、在感觉上刺激的方式。摄影本身是空洞而虚构的,磨灭了事物和事物间的关系,干扰了人们思维的路径,阻挡了对对真实的逼近和道德的坚守。感觉由此成了稀缺物,人们饱受感觉缺失之苦,一种奇妙而可悲的现象出现了,我们需要越来越多视觉的刺激,这样的刺激即便是痛苦而暂时的,也总是比完全没有感觉的好。然而,这无疑是饮鸩止渴的行为。桑塔格当然无疑否认影像的意义,她要提醒的是,在影像中,我们必须警觉,何者是在场的,何者是缺席的。

美国纽约摄影学院摄影教材 下册

作者:美国纽约摄影学院 著,中国摄影出版社 译

出版社:中国摄影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0-05-01

广东联合出版公司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时代光华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文汇出版社 | 中国经济出版社 | 中国青年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 作家出版社 | 湛庐文化 | 长江文艺出版社 | 华章经管 | 经济日报出版社 | 中国城市出版社 | 财政出版社 |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 新星出版社
重庆出版集团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中资海派 | 电子工业出版社世纪波公司 | 中国电力出版社 | 道中财富 | 含章行文 | 同舟人文化 | 华章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