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的苦难绝大多数并非他们自身的过错,出身的贵贱不能也不应该限定一个人的梦想和才华。他们中间不乏充满企业家精神和创新技能的人,在良好的融资和法律 环境下,他们也会愿意投资、冒险、承受失败和争取成功。相信穷人的尤努斯和格莱珉银行没有失望,在漫长的重建过程中,与银行失散多年、甚至已经搬离原来村 庄的人回来了,重新和银行续约,归还拖欠的债务。时至今日,格莱珉银行每月还会收到很多早已被注销的债务的还款,有些甚至来自遥远的海外。作者由此断言, 穷人珍视自己的诚信,这已经成为被充分证明的事实。《穷人的诚信》详细描述了格莱珉银行的草根经营和奋斗精神。在炎热潮湿的恒河三角洲,他们住在没有空调的办公室,每天要骑着自行车穿梭于小镇乡村,逐一和 借款人谈心。银行的服务没有教条,开放的储蓄存款、灵活的贷款产品、分行自负盈亏、利率由市场决定。除此之外,保险、养老、教育贷款……这些新业务的开发 全都来自最基层的实际需要。
不断创新的格莱珉银行的实践表明,穷人的诚信和恒心并不只是动情的宣传,更可以生根、开花和持续发展。尤 努斯教授的成功,与其说是凭空给穷人输送了资源,不如说是帮他们解放了制度的束缚,为他们打开了金融市场的大门。长期为农村信用和小额信贷问题所困的中国 人,或许能从邻家的故事中看到某些有益的启发。
穷人一贯是守信的,这并不是出于恐惧,而是因为他们充满智慧。他们明白,偿还贷款更符合自身的利益。
——2006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穆罕默德·尤努斯
小资料
格莱珉银行这样向穷人发放贷款
格莱珉银行——小额信贷业务的先驱者——诞生于孟加拉国的乔布拉村,并已存在了20多年。这家银行成功地改变了向穷人发放贷款的方式,自诞生以来的这些岁月里,它使自己的产品和信贷发放机制不断标准化。现在,格莱珉银行模式已被全球100多个国家复制。
1998年的洪灾使孟加拉全国三分之二的土地被淹,之后这家银行在某些地区遇到了欠款问题。尽管80%的借款人按时偿还了贷款,但还有20%的借款人不 能按时归还。格莱珉银行借此机会反思了自身的模式,彻底重新设计了自身的模式:由小组贷款和储蓄转换为个人借贷和储蓄,把不同种类的信贷产品合并为一种产 品(称为基本贷款),以灵活贷款的形式对还款困难的借款人给予暂缓,推出针对其会员的契约储蓄账户(后来命名为格莱珉养老金计划,Grameen Pension Scheme,GPS),并且开始大规模地从普通民众中吸收定期契约储蓄。这些变化统称为第二代格莱珉银行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