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李辉这样年纪的文人,想要摆脱历史记忆都难;问题的另一面是:30年来,为开启改革之门,针对不合时宜的僵化体制的拨乱反正虽告一段落,完整还原中国近现代史的工程才刚刚启动。重新梳理中国近现代史的动力,私见以为,来自个人、民间,而不是生自体制内部。这表明此项工程的艰难,也表明信史可期。
这本书回望历史的视角真是别开生面,作者因此获奖(2006年度最佳散文家),当属实至名归。
信史的生成,需要新的证据。李辉凭一己之力,采用、核实美国《时代》周刊这种外来证据,重新拼读中国1923——1946年间那重大事件,令人耳目一新。
不过,这书还不是史书,只是笔记性质的史料搜集,因为它缺乏明晰的线索,读者为作者发现的新材料而兴奋,也为这五光十色的珍珠尚待线串而抱憾。当然我们相信作者的执着和才情,有能力把这珍珠做到完美的项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