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好得不能再好的年代,那是糟得不能再糟的年代;那是闪烁着智慧的岁月,那是充斥着愚昧的岁月;那是信心百倍的时期,那是疑虑重重的时 期;那是阳光普照的季节,那是黑夜沉沉的季节;那是充满希望的春天,那是令人绝望的冬日;我们拥有一切,我们一无所有;大家都直奔天堂,大家都直奔地狱 ——简言之,那时候和我们现在非常相似。”
19世纪英国作家狄更斯的小说《双城记》中这段著名的开篇语,假如套用在通货膨胀时期,实在是再恰当不过。通货膨胀是这个世界的 头号窃贼,它不声不响地席卷债权人、退休金获得者以及年金受益人的大量财富;通货膨胀同时又是这个世界上最慷慨的施舍者,它惠及债务人、不动产所有者以及 政府。它造成了严重的社会财富再分配,份额之大、影响之广,遍看经济手段,似乎无出其右。
“我们现在”也可以是通货紧缩时期。当然,通货紧缩窃取的对象和施惠的对象同通货膨胀正好相反。
我们很难对物价变动——不论是通货膨胀还是通货紧缩,作较为同一的价值评论,因为正像上面写到的那样,物价变动常常拉帮结派,把人 们推入生活的两极,从而自然获得毁誉参半的评价。所以,假如听到了对物价变动众口一声的赞美或者唾骂,你一定要小心,有时候是某些人在你面前说了假话,有 时候是你自己的嗓门太大以至于你仅仅听到了你本人的言语。物价变动,或者说它所赖之以运行的经济系统的复杂性和“欺骗性”,正表现于此。
但是,当我们在经历最近的一轮从历史的角度看无论如何都不算出众的通货膨胀之时,社会上正流行着一种对通胀的普遍恐惧和诅咒,这 有助于增大决策者治理通货膨胀的压力,却对全面了解这轮通货膨胀的本质和把通货膨胀这只气球拽回地面了无裨益。本书写作的目的是帮助普通读者全面理解物 价,如果还有其他作用,对作者来说,实在是意外之喜。 也许,这就是经济学,这就是经济学家所能给的经济学。假如你不满意,你就需要了解他们所知的经济学,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建立自己的经济 学,安排自己的经济活动。这正是本书第一章的写作目的——提供给读者关于本书题目所涉及的基本经济学知识。关于物价变动,或者说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争论 一直处于经济学特别是宏观经济学的核心,资料异常丰富和繁杂,我们展示的基本是经济学家不再含含糊糊而政治家也不再因之加以冷言热语的观点。在前言中已说 明,后面的旅途将是非常愉快的,前提是读者武装了这些轻便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