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名要趁早,但能在42岁中状元,还是不赖,南通海门人张謇在科场打拼26年,苦尽甘来,大器晚成。
这是1894年的事。之前,张謇随吴长庆督师赴朝鲜,策划前敌军事。归国后,张之洞相邀,不去,李鸿章相邀,也不去。他说:“愿成一分一毫有用之事,不愿居八命九命可耻之官。”世人都说书生只会空谈,张謇决心用事实来反驳,舍身喂虎。
不敢惊天动地,但求经天纬地,状元从商,自然不同凡响。张謇一生在南通创办了20多个企业,370多所学校,涉及纺织、垦牧、盐业、蚕桑、染织、油料、面粉、肥皂、印书、造纸、电话、航运、码头、银行、火柴、电力、房产、旅馆业等,虽令人眼花缭乱,但基本都是围绕纱厂这个核心。
《易经》说:天地之大德曰生。张謇给自己的企业命名为大生,当大生纱厂纺出第一缕棉纱之时,张謇手捧棉纱,泪流满面。创业很难,身为状元,张謇放下架子,顶着旁人的讥笑,四处筹款。在上海筹款无着,张謇长叹于黄浦江边,好几次只能靠在街头卖字换取返回的路费。这期间他曾几度绝望地想到自杀,写给盛宣怀的资金告急书几乎字字有泪。
张謇常常说,“一个人办一县事,要有一省的眼光;办一省事,要有一国的眼光;办一国事,要有世界的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