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汪直、刘谨、魏忠贤四人有如下共同的特点,第一,他们的权力都是建立在与皇帝亲密信任的私人关系基础之上,这说明他们的权力本身是皇权的延伸与滥用;第二、他们的为害横行的时间都相对比较短,都如昙花一现,流星划空一样,从得势到垮台的间隔相当短。这一点与汉唐时期的宦官相比,尤其明显。
汉唐时期的宦官可以废皇帝、改立皇帝、可以杀皇帝、可以囚禁皇帝。汉朝不必说了,就拿一些被人称羡的唐朝来说,唐宪宗是宦官杀的,唐穆宗是宦官立的,唐敬宗又是被宦官所杀,唐文宗是被宦官所立,后来又因为甘露之变失败,被宦官软禁起来,接下来几个唐朝皇帝也基本上都是宦官所拥立。
这样的事情在明朝根本不可能发生。道理很简单,汉唐时期皇帝在政府内的权力还很大,因此一旦宦官控制了皇帝拥有的权力,就可以凌驾在皇帝本人的头上。而明朝时期皇帝的权力已经极度萎缩,甚至皇帝仅剩那点动用锦衣卫、东厂等直属暴力机构的权力,也还是文官集团赐予的,这一方面是意识形态的关系,文官们觉得皇帝毕竟应该有点他的权威和力量,另一方面是文官集团内部本身也有不同的利益集团,他们客观上也需要有一个独立于它们之上的裁判,这样可以加以利用来打击异己。这已经成为一种心理惯性和制度惯性。单就锦衣卫、东厂本身的力量而言,如果文官集团要加以反抗,是根本不在话下的。打个比方,皇帝是一个七十岁的老汉,文官集团是一个四十岁壮年大汉,现在这个七十岁的老汉在殴打这个壮年大汉,并非是从力量上,这个老汉大于壮汉,而可能是这个老汉是大汉的父亲,所以壮汉碍于舆论和意识形态约束,就只能心甘情愿的挨打。但如果有人误以为七十岁老头的力量真的大于这个壮汉力量,又去找另外一个七十岁老头来打他,那恐怕就要发生不同的结果了。
明朝皇帝和文官集团之间的关系也类似。皇帝或者宦官在皇帝的纵容下之所以能够动用锦衣卫、东厂的力量打击文官,并非是这些力量真的能够和文官控制的政府力量相对抗,而仅仅是文官集团默许赐予了皇帝有这种权力。既然这种权力是文官集团赐予的,那么如果他们觉得需要也就可以收回。这也就是为什么魏忠贤在天启四年之后,实际上已经拥有了皇帝的权力,东厂是他控制的,锦衣卫是他控制的,甚至一部分在朝的文官内阁成员都是他的亲信,皇帝的权力也不过如此。可是一旦天启死掉,崇祯上台,他所掌握的这些权力似乎全然没有作用,只能乖乖受缚。问题的本质就在于,在庞大的文官集团控制的政府力量面前,他的这些权力根本不值一提。又好比文官集团类似一个拥有强大力量的机器人(比如机械战警),但这个机器人头脑中有一道程序指令,当皇帝动用锦衣卫、东厂的力量的时候不能反抗,一旦反抗并不违背这个指令的时候,那么用锦衣卫、东厂的力量来和文官控制的政府力量对抗无异于以卵击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