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阶段 在这一阶段中,关于经济发展问题,曾有三种主流思想:
①强调资本积累的重要性;
②强调计划化的重要性;
③强调工业化的重要性。
强调资本积累的重要性的发展经济学家有W.A.刘易斯(1915~ )、R.纳克斯(1907~1959)、P.N.罗森斯坦-罗丹(1902~ )和W.W.罗斯托(1916~ )等人。资本积累在这一时期受到特别重视的原因:一是马歇尔计划以流入资本的方式帮助欧洲经济重建的成功,这种经验似乎可移植到发展中国家;二是 R.F.哈罗德(1900~1978)和E.D.多马(1914~ )二人把静态的凯恩斯投资理论推演成为动态的增长模式。这个模式把储蓄率和增长率直接联系起来,在生产系数固定的前提下,把资本视为增长的约束条件,增长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投资规模的大小,而其他生产要素只在吸收资本的过程中起着辅助作用。以后,强调资本积累的理论,从两方面发展:一方面,H.B.切纳里(1918~ )等逐渐认识到,障碍经济增长和发展的不只是投资规模的大小,还有必须用来购买进口的原料、中间产品和机器设备的外汇储备的多少。他们提出了两缺口模式,即国内储备的不足需用国外资本的流入来填补。另一方面,T.W.舒尔茨(1902~ )等人从智力开发作用的分析,认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并非只是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的重要性必须受到足够的重视。
强调计划化的重要性的发展经济学家,有J.丁伯根(1903~ )、刘易斯、罗森斯坦-罗丹和切纳里等人。这种看法产生的原因据认为是:①单纯的市场作用已不能适应经济发展所必需的结构变化;②社会主义国家计划经济的成就给与了人们深刻的印象;③先进的计算程序和高速的电子计算机的出现使比较复杂的模式的建立和计算成为可能市场之所以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是因为发展中国家存在着“贫困的恶性循环”,存在着“低水平均衡陷阱”。要从这种循环或陷阱中解脱出来,必须有“关键性的最低限度努力”或“大推进”。纳克斯从外部经济效果出发,主张“平衡增长”,A.O.赫希曼(1915~ )从“联系效应”出发,主张“不平衡增长”。刘易斯提出了发展中国家的双元结构模式,分析落后的农业部门与先进的工业部门之间的工资差异和农业部门存在着无限剩余劳动供给的问题。以后,G.拉尼斯(1929~ )和费景汉在刘易斯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较复杂的数学模式。双元结构的分析是以市场的不完整性为着眼点的,从而为计划化理论提供了一种根据。
强调资本作用和强调计划化作用的两种论点又互相影响,使一些发展经济学家进而研究了投资配置的适宜标准。A.E.卡恩(1917~ )和丁伯根提出了“社会边际生产率”的概念。切纳里等认为发展中国家的市场价格往往不能反映出真正的稀缺价值,主张使用“会计价格”或“影子价格”去校正市场价格对稀缺程度的偏离。他们还从社会边际生产率的观点出发,在最优化的一般均衡体系中去研究计划和资源配置问题,在一些特定的假设(线性、无替代性、无制度上的影响、无价格或货币政策的变动)上建立起模式,在数学的意义上求出完美的解答。以后,这种模式又向动态规划、非线性的方向发展。但正如从事这方面研究的发展经济学家L.J.泰勒(1940~ )等人自己承认的那样,模式的实用性是有限的。
纳克斯、罗森斯坦-罗丹和刘易斯等人也非常强调工业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R.普雷维希(1901~ )和拉美经济委员会的其他成员也认为发展中国家必须工业化,但他们侧重的理由是,如果发展中国家不改变只生产初级产品的地位,则由于初级产品的收入弹性比制造品的收入弹性低,加上发达国家对国际市场控制力量强大,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必然日趋恶化G.哈伯勒(1900~ )和A.K.克尔恩克罗斯(1911~ )等人还依据古典学派和新古典学派的静态的比较利益理论,进而从动态观点分析了国际知识传播和资本流动问题,得到了国际贸易有益于发展中国家的结论。但是,许多发展中国家还是采取了进口替代的工业化的战略。这种战略的理论根据是传统的保护幼年工业论、普雷维希的贸易条件恶化论和“中心”剥削“外围”论,以及由G.缪达尔(1898~1987)进一步强调的国际结构具有不平等性质的理论。
总之,50年代和60年代初的发展经济学有两个特点:
①特别强调少数几个问题的重要性,认为解决了它们就能顺利地推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②对理论的广泛适用价值具有信心。
第二阶段
60年代中期以后,发展经济学有下述的一些变化。
①更多地采用了新古典学派理论的观点和方法。一些发展经济学家如S.H.海默(?~1974)和J.R.雷斯尼克试图用新古典学派理论去分析发展中国家农民的市场敏感,研究在各种约束条件下农民的行为模式。M.P.托达罗(1942~ )和J.E.施蒂格利茨(1942~ )建立了各种模式,去解释发展中国家尽管城市失业率很高而人口依然向城市流动的现象。A.O.克鲁格(1934~ )也力图用新古典学派的方法去分析发展中国家的某些城市问题。
②更多地采用了经验分析的方法。采用经验分析方法的学者可分两类:一类是S.库兹涅茨(1901~ )、切纳里和I.阿德尔曼(1930~ )等人,他们以跨国家的同期统计资料分析了发展过程的共同特点,阿德尔曼特别注意一些非经济因素另一类如W.P.法尔康(1936~ )、J.R.贝尔曼(1940~ )、刘遵义和P.A.约托波洛斯(1933~ )等,则以经济计量方法对早期理论进行“前提检验”,提出了一些修正意见。例如,他们证明了农民行为方式是有市场敏感性的,是与新古典学派最大化原则一致的,从而对双元结构模式的假设是否正确提出了疑问。
③较全面地注意到影响发展的各种因素。发展经济学家们逐渐认识到,影响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早期的理论和政策建议有畸重畸轻的缺点。因此,他们提出,过于侧重工业化的国家,应当重视工农业的平衡发展;过于强调重工业的国家,应注意轻工业的发展;在工业化的发展战略上,要纠正过去有时过于重视进口替代、有时过于重视出口鼓励的偏向,作到把出口鼓励和进口替代更好地结合起来;在生产结构上,不应停留在劳动密集的生产,而要适时发展技术密集、资本密集的生产。
④进一步研究了增长和发展的目标。一些发展经济学家如P.斯特里顿(1917~ )等提出,应当以保证基本需要而不以国民收入最大化为增长和发展的目标,即在增长过程中,要注意改进卫生、营养和教育等条件,以直接对人力资源产生积极作用。不应当有过多的、不恰当的结构和技术变革以及资本支出,要注意采用减少消费和改进现有技术的比较简易的方法去提高生产率。这种看法称为“基本需要论”。另一些发展经济学家如B.希金斯(1912~ )等认为,基本需要论虽然重视基本福利,也着重考虑了穷国的特殊情况,但结构改革还是必要的。他们提出“一体化论”,其中心思想是,在制定发展计划时,必须包括所有的投入,不只是资本、劳动和自然资源,还有科学研究、教育和营养条件,从而在相互作用的发展系统中的每一阶段,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的质量都可以提高。同时,许多发展经济学家承认,早期单纯追求增长速度的观点是有片面性的,应当把收入的公平分配、经济的稳定、劳动力的充分就业等都包括在增长和发展的目标之中。
⑤一般的、统一的理论逐渐为特殊的、具体的分析所代替。由于发展中国家早期快速增长后出现了不少问题,发展经济学家们开始感到,用统一的理论和政策建议去指导各个发展中国家是不可能的、也是不恰当的。应当根据各个国家的特定的历史和社会背景,作具体的分析,提出切合实际的政策建议。一些发展经济学家如赫希曼把这种统一理论逐渐失去作用的情况,叫做“发展经济学的发展停滞”。
发展趋势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经济学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
(1)研究内容趋于具体化
(2)研究范围趋于国别化
(3)与主流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密切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