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读过迈克尔·斯旺维克、布鲁斯·斯特林或鲁迪·卢克的小说,我们一定会对“互联网革命最伟大的思考者”、“新文化最敏锐的观察者”,以及《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哈佛商业评论》、《连线》等报刊杂志的撰稿人克莱·舍基新书的中文译名感到奇怪———为什么是湿的?为什么是未来?以及为什么未来是湿的?
对此,译者胡泳有一番解释。他说,克莱·舍基的这本书英文名为“H ere Com es Everybody:ThePow er of O rganizingW ithoutO rganizations”,主标题的灵感来自詹姆斯·乔伊斯的《芬妮根守灵夜》。H ere Com es Everybody(缩写也是H C E),中文意思即“此即人人”或“人人皆来”。胡泳没有同舍基聊过,所以无法知晓舍基选择这样一个意味深长的题目做书名的深刻考虑,所以他的理解基本是“自由心证”的结果:舍基始终围绕着互联网和其他技术的进步改变了群体构建、分享、对话、合作和行动的方式展开论述,而这正是未来的趋势———人们从分散在全世界的不同地方走来,共同致力于种种社会目标的实现。
而正当胡泳决定把该书译成《人人时代:无组织的组织力量》的时候,他的老朋友,长期关注信息化产业发展的《互联网周刊》主编姜奇平给了胡泳建议,何不把书中的主体思想诠释为“未来是湿的”,因为舍基谈的无非就是人和人可以超越传统的限制(物理的、地理的),基于爱、正义、共同的喜好和经历,灵活而有效地采用多种社会性工具联结起来,一起分享、合作乃至展开集体行动。这种关系恰恰和卢克出版于1988年的科幻小说《湿件》中的哲学思想不谋而合,后者大胆想像后工业时代人类进化的前景,届时,人的主体间性愈加突出,人际关系愈加紧密,毕竟“人才是主语”。
尽管在书名的取舍上,中国学者有自己的考量和坚持,但他们并没有因此误读或曲解了舍基。相反,他们在谨慎、细微地推敲着舍基一字一句、微言大义的同时,也借由舍基在书中始终不渝强调的互联网将重塑社会群体的主题发出自己的呐喊。他们在译者序中写道:“不错,我们需要从‘未来是湿的’角度理解作者所讲的社会性软件(例如博客、论坛、聊天室、维基、搜索引擎、开放源代码等)和社会性网络。这是我们的诠释,我们的概念,我们要借他人之酒浇我们心中之块垒。原因无他,中国社会太干巴巴的了,需要加湿。”这里,“湿”是一种隐喻,它可以被指向是协调合作的态度,可以被指向为社会资本的累积,可以被指向是思维方式的由一维变万维,可以被指向成交流空间的鸦雀无声到众声喧哗,而互联网正是这一切革命性转变的开端和契机,于是,它自然被比喻成了中国未来的“加湿器”。
当然,在舍基的书中,“湿”的概念和线索并没有体现,取而代之的是对互联网时代下组织机构、社会群体、媒体形态巨变的描述。例如,舍基发现因为有了互联网,人们可以更加轻易地组建各种群体、运动和商业性的力量,许多企业乃至行业的基本面正在发生动摇,甚至可能出现覆灭的情形。“人们拥有了在机构之外组建群体、共同行动的能力,这是巨大的变化,它不是对当今社会的一种改进,而是一种挑战。”除此之外,舍基还一直希望更多的人懂得,现在群体可以为自己创造价值。“像由协作完成的百科全书维基百科一样的模型,像Linux操作系统一样的开源软件,不断让我们意识到一个群体可以在不追求金钱、不在制度框架内运行的情况下创造巨大的价值。”舍基认为这是正在到来、势不可挡的情形,他的洞察和预言使得他的这本书更多了一份警世危言的意味。
舍基说,他的最大期望是读者在读完他的书之后,能够为两样事情而激动:“一是存在多种社会实验的可能性,二是还会有更多的社会性工具的新用法被发明出来。”通过互联网,人们能够各抒己见,能够为权利而斗争,能够为目标去集结、进而去影响和改变社会,这正是舍基为我们描述的互联网未来的美好一面。
作者:杨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