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中国 - 财经商业新媒体
读书
正在读取登录信息...

奈斯比特化蛹成美国版的“余秋雨”——读《中国大趋势》偶感之一

书评人:聂聪 2009-09-27 17:55 赞[0] 收藏

奈斯比特和托夫勒曾是我八十年代阅读《大趋势》和《第三次浪潮》所知的美国学者,至今我也没有忘记当初阅读后对思想解放的影响和对未来憧憬,而很多对未来社会的预言在这二十多年里都已应验。不过此奈斯比特已非二十多年前的那位娜斯比特!今天的奈斯比特实在是令人遗憾,正所谓晚节不保,呜呼!

奈氏在导言里就已很深动告诉我们,这个所谓的“大故事”原来是某位大人物的嘱托。
奈氏如何能成为美国版的“余秋雨”呢?我们不妨从其书中引出一些“高见”和“赞美”之词供大家甄别:
1、“1982年美国所发生的变化都是在一个既定的体制内,而2009年中国却在创造一个崭新的社会、经济和政治体制,它的政治模式也许可以证明资本主义这一所谓的"历史之终结"只不过是人类历史道路的一个阶段而已。”——摘自序言
奈氏此言含义明确肯定,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比西方资本主义更高一级的社会。
2、“任何对于中国未来的探索都离不开对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分析。”——摘自导言 
    注:忽视改革前30年的探索和分析不是一个严谨学者应具备的态度。
3、“在这30年中,中国从战后的共产主义国家走向了新型的政府体制,并且实现了现代史中前所未有的发展。为什么其他许多民主国家都没有能够实现像中国一样的经济发展呢?”——摘自导言
注:潜台词不就是说我们所谓的政府已经转变成一个脱离共产主义新型政府吗?那些民主国家因为没有实现像中国一样的经济发展,因此他们要向我们学习如何发展经济。因此。我们有理由、有信心向全世界输出我们的经验?我们将继续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4、“为什么尽管众多西方国家一直试图推动中国采纳西方民主,而中国国内却鲜有此类呼声呢?
”——摘自导言
注:在一个极权专制、对自由言论恐惧的国家里,奈氏怎么可能在公开的信息里看到这样的呼声呢?
5、“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是坚定不移地为中国人民谋利益的。这种长远策略方针的执行不会像西方国家那样因为总统任期的结束而中断。”——摘自导言
注:其实我们都早已清楚,他们在为谁谋利益!不把二万亿外汇储备用在国内民生建设上而去够买美国国债和垃圾债券,其理由就是为了“保值”,这不是支援美国的建设是什么呢?。西方社会无论哪界政府都是民选的,这种民选政府他敢中断为人民谋利吗?真是笑话,奈氏不是睁眼说瞎话吗?
5、“1978年的中国:一位自信、果敢、具有远见卓识的CEO接管了一家经营不善、濒临破产的大公司。员工们士气低下、毫无自信,而且缺乏文化知识。这位CEO决心领导这家衰落的公司走向健康、盈利、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帮助员工实现小康。为达到这一目标他有着清晰的战略:”
注:奈氏的语气简直如同我们那些否定前三十年的精英们口吻一样!而所谓的“清晰的战略”,现在看来不就是资本主义和修正主义的复辟吗?
用公司来比喻一个有着五千年文化根基的国家显然不合适,因此,奈氏是不可能站在人类文明发展历史的高度来客观、冷静的评价中国的,这难道不是“井底蛙”之见?
6、“对于邓小平来说,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更适合这个企业,而是哪种体制能够使得企业发挥自己的最大潜力。
因此,关于中国是否是披着社会主义外衣的资本主义国家还是披着资本主义外衣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争论是没有意义的。中国既不是两者之一,也不是两者之和。而且,很显然,中国并不是一个慢慢脱去一层层共产主义外衣、悄悄滑入西方国家所准备好的资本主义外套的国家。”——摘自导言
这段导言是奈氏对“猫论”的有关理解,字里行间我们不难发现:不允许争论的语境在我国是多么深厚的潜规则,奈氏看见了结果,却不知内因。因此奈氏今天所谓的“一种新体制崛起”,“既不是资本主义也不是脱去共产主义外衣的社会主义”倒是准确实话。
虽然香港知名学者郎咸平曾给中国的“新体制”定义为原始资本主义,但笔者觉得今天的“新体制”是抽去资本主义民主政治核心而用“集权主义” 替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那么何谓“集权主义”呢,我们不妨看看汉娜阿伦特对此的定义。
注:汉娜阿伦特关于“极权主义”的6大特征论述:
    1、人人必须遵从的官方意识形态;
  2、唯一的群众性政党;
  3、由政党或秘密警察执行的恐怖统治;
  4、对大众传媒的垄断;
  5、现代的人身与心理的控制技术;
  6、中央组织与控制整个经济。
  并指出只有同时具有这六个特征,才可以用“极权主义统治”一词来指陈。
 
美国政治学者布热津斯基等主张用六个不同的特征来识别希特勒纳粹主义一类的极权主义:一、一种复杂的思想体系(意识形态)渗透到个人生活的每一个方面;二、一个由独裁者个人领导的政党;三、一种影响及遍布四方的恐怖体制,把党和国家机构合为一体来反对极权统治的内外敌人;四、哈耶克批判极权主义的名著《通往奴役之路》一种对大众传播的切实而又严密的完全控制,由于技术的现代化和复杂性,这一控制变得独一无二;五、对国家武装力量的全面控制;六、由国家官僚机构来指导和支配整个经济,或者至少是其最重要的经济部分。
 

《中国大趋势:新社会的八大支柱》

作者:约翰·纳斯比特 多丽丝·奈斯比特

出版社:中华工商合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出版时间:2008-09-01

谁在关注这篇书评
  • 个人名片 徐政龙
  • 个人名片 阎大颖
广东联合出版公司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时代光华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文汇出版社 | 中国经济出版社 | 中国青年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 作家出版社 | 湛庐文化 | 长江文艺出版社 | 华章经管 | 经济日报出版社 | 中国城市出版社 | 财政出版社 |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 新星出版社
重庆出版集团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中资海派 | 电子工业出版社世纪波公司 | 中国电力出版社 | 道中财富 | 含章行文 | 同舟人文化 | 华章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