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2006年,成君忆的《水煮三国》和汪中求的《细节决定成败》的畅销,挑战了引进版图书在财经类图书市场的霸主地位,表明了本土财经管理类图书的崛起.之后成君忆先生继续把目光放在中国古典管理思想的总结、继承和发展方面,希望从中国古代和古典文献中汲取管理智慧,并总结出相应的管理思想。继《水煮三国》、《渔夫与管理学》之后,推出了 《管理三国志》,是他对原来的管理思想和理念的进一步提升。
《管理三国志》仍以三国故事为线索,但对管理思想、理念与方法有了更深入的分析与思考。正本清源说三国,返璞归真话管理。是成君忆超越《水煮三国》的最新力作。
长期以来,国人对管理学的理解仅止于部分西方现代管理学,尤其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管理学反倒成了经济学的附属,一切管理现象的分析都要从经济的角度出发,这就产生了很多无法解释的管理难题。比如将人认定为“经济人”,忽略了人的情感、道德等属性,使人被简化为商业机构中的机器。但实际上,管理中遇到的很多问题,或者说管理所要处理的具体内容,都与人的自然和社会属性息息相关。如果人是机器,那么管理岂不成了多余之举?再比如,在经济决定论的基础上,管理者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减少成本增加收益,而员工所做的一切却是为了降低自身劳动成本和增加个人收入,这造成了一种必然的矛盾。这一先决条件若不改变,所有的员工与企业共生、共同发展的理论都会成为现代管理学的悖论或谎言。
成君忆在新作中所强调的,正是针对这些认识的误区所提出的真管理:首先,管理学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即古代所说的经世之学。这是一门庞杂而博大的学问,涵盖经济、政治、农业、军事等各个领域。如果非要为管理学概括一种从属关系,也应归于文化的范畴。其次,管理必须与社会文化、人生管理联系起来。因为管理中所遇到的问题皆因文化及个人价值观、人生观而起。企业管理首先要解决管理者自己及员工的人生问题。
批评易而建议难,但《管理三国志》并未因此止步,而是为人生和企业管理提供了两种参考:其一,由外而内观照发展中的个体,根据其走向可以画出有纵横两轴的坐标,追逐各种利益目标的发展方向可以看作是横轴,追求自身成长与完善的发展则是纵轴。书中所描绘的曹操和刘备,则分别是横向与纵向的代表。通过这两者的对比,成君忆道出了真谛:只有选择了纵向发展的人才是健康和快乐的。其二,在企业管理方面,成君忆更是提出了“五行相生”的管理理念,认为老板、员工、客户、财务等部分之间应该建立起协调相生的关系。这才是适合中国国情并能长远发展的健康的管理体系。
如果说三国故事只是躯壳,不同的人讲述会呈现出不同的面貌,那么同一个人不同阶段也会有不同的认识。与《水煮三国》相比,《管理三国志》虽然讲的仍是三国故事,但由于成君忆的不断深入探索,原有的壳被注入了新的灵魂,达到了一种新的高度。这对于中国的广大管理者来说,无疑又是一次全新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