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人在投资基金的过程中,至少存在着以下13个投资误区,走出这些误区,对投资人或得更好的投资收益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1.买新不买老。
部分投资人往往只在基金公司推出新基金时才去购买,有些人甚至为了购买新基金,不惜将涨得较多的老基金卖了,这属于典型的盲目投资行为。新基金没有过往业绩,投资策略没有经过实践检验,投资人无从判断其管理能力的优劣;而投资人却可以通过研究老基金的过往业绩,分析其业绩表现的优劣,作为投资依据。因此,老基金应当是投资人选择的重点。
2、高净值恐惧症。
投资人将基金单位净值的高低作为投资依据是基金投资的另一个误区。在相同情况下,基金单位净值高是基金业绩表现优异和基金公司管理能力强的表现。基金的上涨空间取决于股票市场的总体表现和基金公司的管理能力,与基金单位净值的高低没有关系。
3、频繁短线操作。
基金的交易成本较高,不能像股票一样频繁买卖。频繁的短线操作,不可避免地增加交易成本,减少投资收益。
4、缺乏风险意识,误认为专家理财不会赔钱。
要知道专家也是人,不是“神”,一样会犯错误的。
5、认为分红后投资人的实际收益会减少。
分红后,基金单位净值会出现突然下降的情况,这并不意味着投资人的收益会减少。分红使得基金单位净值下降,但是基金累计单位净值依然不变,投资人的实际收益也是不会改变的。
6、以为长期投资就是买了就不卖。
长期投资并不意味着买入基金后就不卖出,投资人应该进行大波段操作,比如在市场处于高位时卖出,在低位时再买回来。
7、将所有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投资人应该进行基金组合投资,而不应该“孤注一掷”。
8、盲目追求新产品。
部分投资人在挑选基金产品时,盲目追求“第一只”的产品,认为最新的就是最好的。事实上,基金产品的创新都有一定的风险,而这种风险最终还是要由投资人承担。
9、盲目迷信明星基金经理。
一个基金经理要成为明星经理,至少需要有10年以上的优秀投资业绩。而市场上的所谓明星经理大多是“流星经理”。
10、投资过于分散。
有些投资人的基金组合包括10到20只基金,美其名曰:“分散投资”。而过于分散的投资会降低投资效率。
11、过分注重基金发行规模。
部分投资人认为基金规模越大越好,这是不正确的。过大的规模会制约基金的业绩表现。
12、只认现金分红,排斥红利再投资。
基金管理人在基金分配时都采取“二选一”的收益分配模式。但出于惯性的投资思维和落袋为安的想法,众多的投资人远离红利再投资。其实,红利再投资是一种互赢的分配模式,一是可以使投资人获得既定的投资收益,二是可以减少基金管理人因大量派现导致的现金流减少,而对基金持仓的品种进行被动式调整,会使投资人的收益受到影响。
13、只看净值,不看基本面。
一只基金的未来业绩增长潜力,主要来自基金管理人管理和运作基金的能力,特别是基金配置品种的持续增长潜力。投资人仅以净值的高低作为判断基金优劣的标准,而不研究和分析基金定期报告,不了解基金持仓品种的变化,就难以挑选到好的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