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经济学》理论告诉我们,任何东西或证券不存在什么“固有价值”,只存在相对价值。也就是说只有相对于人的效用而言,才有价值这回事。东西或证券的价值取决于它能否让个人的效用提高,包括消费效用、财富效用、主观幸福或满足感。这就是说,即使花百亿元投资、十万劳动力一年的时间才能建好的漂亮大楼,如果没有任何人或机构要用它,那么,那栋楼也会一文不值;花费再多的机器设备,没人要,也一文不值;再怎么费苦力做成的衣服,如果没有人愿意出价钱买,那只是一堆废布。陈志武的“效用就是价值”这个观念对我帮助很大。我终于明白,计划经济时期只顾生产、不顾所产东西有没有人要或者有没有市场,那不是在创造价值,是在摧毁价值。
反过来看,即使一样东西没有花多少投资或者多少劳动时间,它的价值照样可以很高。就像百度、腾讯这样的公司,只有不到十年的历史,都是由几十人创办起来,没有高楼大厦,但市值都是几十亿美元,不仅远高于其实际投入的资金和时间成本,而且比那些投资花费巨大、拥有众多厂房设备与高楼大厦、经营运作了几十年的武钢、一汽、二汽更值钱。这是因为价值取决于效用,而不取决于其建设成本;换言之,价值由未来的收益而定,不是由过去的成本决定。
效用决定价值,而不是劳动成本决定价值,这对于理解金融的逻辑极为重要。假如张三要创办一个造船厂,他手头已经有20亿美元的造船订单,只是需要两亿美元投资。如果造船厂做成了,公司的价值能涨到20亿美元以上。问题是,张三自己无法找到投资者。在另一方,温州、香港等地很多个人和机构有很多空闲资本存在银行,赚3%的年利息,他们找不到风险相对能接受但回报很好的投资机会。投资银行中介服务就把这两者联系起来,他仅一两名服务人员,几天时间,获得了5%的佣金,就是1000万元。这样的价值是其效用决定的,这2亿元投下后,其价值就变成了20亿元甚至更多。由此,我们应该有点明白中国人勤劳而不致富的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