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改革开放的相关论著可谓汗牛充栋,作者独辟蹊径,摒弃传统教科书或者历史书的方式以及冷静有余激情不足的数据列举式的方法来写作,而是精心选取典型,立足于某个特殊年代甚至具体年份的代表性人物,以寥寥数语勾勒出人们在历史创造过程中的激情、喜悦、苦闷和悲愤,以个人命运的跌宕起伏来折射改革的色彩,触及历史的真相。
作者指出,企业史就是企业家创造历史的过程,而任何在企业发展中被视为奇迹的失误,往往很难延续,因为它来自一个超越了常规的历程,因此越是神乎其神的神话,貌似无懈可击,但是往往越是值得怀疑。
一群怀揣梦想的人物就此活跃在作者笔下的改革开放舞台上。如作者举出1979年,年广久在“傻子瓜子”工厂里雇工使用12个人,这究竟是否属于“资本家的剥削”而引发的意识形态辩论,且辩论延续到1982年,在此时邓小平以年广久的例子建议对私营企业采取“看一看”的方针。读到这里,不禁为当时的企业家的处境捏一把汗。而大邱庄的禹作敏在声望日盛之际忘乎所以,不仅与政界交恶,其后更因一件事开启,一步步迈向妄图以一己之力动用本村力量与国家法律机器对峙的自酿苦果之路,读到此处,又让人扼腕叹息。这样的例子在书中俯首即拾。
因为一群富有代表性的人物的剪影交叠,他们的悲欢离合、酸甜苦辣,眼泪与欢笑,都染透了改革开放三十年的纸张。这三十年,不再是三言两语的概括,一段两页的总结,它就此在读者眼前真实地跃动起来,告诉我们历史并不如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