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三国演义》相比,《资治通鉴》在三国一段历史的记述中,关于诸葛亮的笔墨要少了许多,但这也并不妨碍《资治通鉴》对诸葛亮的赞誉之情,因为《资治通鉴》在引用《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对诸葛亮的评语时删掉了那些描述诸葛亮缺点的话,诸如“将非所长”等语。但赞誉归赞誉,而有关诸葛亮一生的几个疑问却依旧不能在《资治通鉴》中得到解答,只好自己胡乱猜测。
第一个疑问,为什么诸葛亮不阻止刘备伐吴。
因为关羽被害,刘备大举伐吴,这在决策上明显是义气用事,在军事上明显是孤注一掷,在后果上是桃园三结义曲终人亡,蜀汉帝国从此再也没有翻身之机。从《资治通鉴》中只能看到,诸葛亮在哀叹,如果法正在,或许就能阻止此事。由此话只能猜测,诸葛亮明知是伐吴是错误的,但无能为力;他可能劝了刘备,但没有用;或许他就没有劝,知道谁也阻止不了。这件事的背景就是,蜀汉帝国的开始是刘备三兄弟的桃园三结义,关羽一亡,刘备如果不出兵,道义上立不住,道义上立不住则立国之本就要动摇。诸葛亮肯定也看到了这一点,所以只能在军事上多提建议,可惜没有起到明显作用。而刘备出兵却让诸葛亮留守,恐怕也是做了最坏的应急预案。
第二个疑问,为什么诸葛亮一生要频繁北伐。
在三国之中,蜀国最弱小,人口总数不过百万,最大兵力不过十万,自保尚困难,却还要不断北伐,勇气可嘉,但结局很惨,最终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关于这一点,《出师表》可视为一定意义上的解答,也就是不北伐形势危急,北伐形势也危急,不若北伐以上承先帝遗志,下励军民意志。事实上,在失荆州和蜀吴战争之后,蜀国的孱弱之势已经形成,诸葛亮的《隆中对》的战略构想实际上已无法实施,由其统一中国已绝不可能,诸葛亮的北伐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是以在外的军事行动换取在内的政治平稳而已。
第三个疑问,为什么诸葛亮一生过分谨慎。
诸葛一生唯谨慎是公认,基本认为是诸葛亮性格所致,甚至是陈寿所说的将非所长,并且由此出发,进一步为魏延的子午谷奇兵方案叫屈。但我感觉,似乎应该从更大的背景去考虑诸葛亮的谨慎成因。刘备白帝城一托孤,事实上已注定诸葛亮的悲剧人生和谨慎作风,因为刘备明确说,刘禅能扶就扶,不能就取而代之,身为臣子的诸葛亮怎能不知兴废立之事的危重,因而只能以平生最大的努力去扶这个并不能扶起的阿斗,这让诸葛亮从此背上了终生的心理重负,不得不在谨慎中竭思殚虑。其在北伐上采取的谨慎战略,无非是以攻为守,保持一种对外的强势形象,对内形成适度紧张的政治氛围,保持蜀汉帝国的生命力而已,如果真按魏延的子午谷方案,那将是真正的北伐,一旦真的取了长安,必将与魏帝国展开全面的战略性交锋,最终只能是换取蜀汉帝国的早亡而不是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