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侃激荡三十年
《激荡三十年》很多朋友都看过,珍藏图文版相当于精华的浓缩。尽管不如那两册内容丰富,但图文并茂,言简意赅。属于那种一口气读完的图书。
随着微博的盛行,你会发现现在人有一个趋势,喜欢简单、简短,对信息的渴求更讲究速度了。所以,以后,微图书没准也会成为流行。
闲言少叙,还是聊聊这本书。
本书依然延续激荡编年体的风格。我这篇书评也按编年体来,为了迎合微博时代人们的喜好。我只挑一些有趣年份和事件和大家分享。
1984年
1984年人们之间的问候语由“你吃了吗”到“你下海了吗”。
我印象中“下海“这个词好像不是那时候流行的,年岁的大朋友可以回忆一下。我有意求证了几位老朋友,他们似乎也觉得92年后下海这词更火。
不管怎样,当你身边朋友问候语普遍发生变化时,你要洞察有没有一种趋势,你需要判断并抓住。
1997年
张朝阳同学创办搜狐时,一开始网站没有内容,干脆把《数字化生存》先放上去,至于未来怎么赚钱只有天知道。
所以,有些企业家到论坛演讲时,总结自己的成功是战略的成功。并大言不惭说企业一开始就有明确的发展战略。你要在下面听,就只当故事来听,如果你刚创业也按照这个模式走,很可能不会成功。小的时候,一定是战术驱动战略。
有句话叫做:战略就是过后总结出的好运气。
很多战略都是成功后总结出来,成功后就是故事,失败了就是事故了。
1999年
1999年,新浪选择摩根士丹利为合作伙伴筹备上市。大摩当时对互联网了解也很少。谈判中,新浪声称未来的战略方向是建设门户网站,大摩有一个高层低下头,掩住嘴,悄悄问身边的项目负责人:“我一直认为新浪是家网络公司,他们要个门干嘛?”
看看大摩的人也不是神仙,连天才都不是,不能够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他们的知识也是慢慢学习和积累来的。
2001年
丁磊同学曾回忆:2001年很迷茫,连卖掉网易的心都有。最后没卖的原因不是他不想卖,而是财务审计出了问题,人家不肯买了。
马化腾同学当初也想卖,找到张朝阳同学,朝阳同学也不买。这就是命运中的造化。但人家丁同学还有一句话比较受用:30岁之前,我最大的收获并不是赚到两三个亿,而是有过一段亏掉了两三个亿的经历。
三亿富翁和三亿负翁还是有差距的。后者一旦反弹,生命力将超级强劲。
2002年
2002年中国制造向国外出口的一项最大单宗商品:2.26米的篮球运动员姚明。
希望中国以后能够多出口一些类似商品,足球运动员除外。因为出口也是劣质的。
2003年
2003年福布斯中国大陆百名富豪榜,以房地产为业务的多达40人。民间言论:
一个人只要做过房地产就什么也不愿意做了。
所以,你现在可以看到很多做地产活的多么潇洒,没事爬爬山,爬的越高,中国房价涨的就越高。要不然就天天玩玩微博。这不,现在连白云都看不下去了,求老潘别盖楼的。一下子丹丹体火了。
2005年
2005薄熙来:中国只有卖出8亿衬衫,才能进口一架空客380。
薄熙来是非常有品牌意识的,能说出这句话,就表明他的思维理念不太一样,看问题角度有一定的不同。所以,我很看好重庆城市品牌的发展。
本书评的题目没有与周立波的雷同,留意中间小字激荡。最后,再次强调读书很有乐趣,没事给自己找找乐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