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江南小镇的周庄和其他上海周边的小镇本没有什么大不同。但是,它凭着陈逸飞“双桥”一画开始名扬天下,自此游客云集,财源滚滚。而周边的小镇或者依旧默默无闻,或者逐步消失在现代化的巨轮之下。而同样的,桂林因为一句“桂林山水甲天下”而将同样有着奇妙喀斯特地形的柳州远远地抛在后边。两者都遵循了同样的规则,这就是同济大学广告系教授王健在《让思想冲破牢笼》里所阐述给我们的“先者生存”理论。
适者生存是大家早已熟知的了,时至今天依然可谓真理。但是,正如互联网产生了独特的“长尾理论”一样,它同样滋生并放大了“先者生存”理论。而其理论基础就是“优势富集”理论,即一个竞争者(人或物皆可)在某一个起点凸显后,越来越多的机会就会聚集到他身上。如“歌而优则演”、“演而优则歌”的各路明星们,就是此理论的巨大受益者。很多时候,并不是这些明星们想这样全面开花,多线作战,而是其背后的资本力量、运行机制使然。其实,作者和本书就是“先者生存”的一个绝好例子。他成为国内知名的创新思维研究者和传播者,远非一日之功,可归结于其最初的定位和努力;而本书取材的近千场演讲,同样是从第一场成功的创意演讲开始的。
但是,要成为一个“先者”却不是很容易的。这不是简单的不计成本的贸然冲动,而是精心准备、随时备战的“脱颖而出”。一旦出位,在初始获得比同类竞争者略强的高度,其后借助优势富集原理,可能会有很多机会和资源,但如果一味吃老本,迟早要被后者超越的,这就要求“先者”还得时刻保持警醒,不断创新,在更大平台上逐步累计自己的独特优势。而这,才是我们更需要清醒的,这也是书中论述有所不足之处。
在本书中,作者只是说出了局部真理,所喜的是作者也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先者并不永远是生存乃至胜利的,事实上自古以来“英雄不成,反成先烈”的例子数不胜数,在互联网时代更是如此。至于处处领先并曾一度雄霸天下者,最后落个惨败结局的例子亦不为少数。而在企业管理中,很多时候采取跟随策略也是明智之举,毕竟领头雁要面临着更多的风雨和压力。因此,正确的方法是将“先者”和“适者”结合起来,这样就集二利于一身。这样做,首先就具备了“先者”的好处,即一定程度上的低成本(始创规则易,后人若改则费十倍百倍力)和随后的优势富集,优者更优;其次,更可以不因循守旧,而是随时代和局势变化而不断寻求生存之道,不断积累自身核心优势,真正做到“适者生存”。
文:曾昭逸 出处:新京报 2007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