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不看新闻,不关心政治,几乎没有经济常识的人,机缘巧合,看到一本书,然后不自量力想要写写她从中看到的东西。
《局限》,309页,39块人民币。因为是白送,就勉强翻翻。从苏小和手中接过书的时候,甚至没有想过能够把它读完。第一眼的好感源于扉页干净的字迹,而恰好,这个男人也还不算难看。
第一晚,只看了三页便翻身熟睡,连睡着的过程都不需要。这本在封面写着“一本守住了经济学底线的商业经典案例”的枯燥的书,唯一能够让我继续读下去的原因只有一个:苏小和,他或者还是个诗人。
十五天,断断续续地看完。然后看着封底上穆军(著名投行专家,香港嘉利来公司董事长)的评价直接笑倒。——“小和的文章惊人的清晰、理性,同时具有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不可多得的勇气”。《嘉利来大坑的多重悲剧》作为全书八章十七个案例之首,苏小和在详尽的论述与剖析中,充分表达了他所能够给予的全部同情;而大坑中的穆军这番话,与其说是在褒扬苏小和,倒不如说是一个悲壮了近10年的男人无奈的唏嘘。
关于《局限》的评价不少,从这些男人们的角度看过去,我所看到的全是自以为是的理性。即便苏小和自己,偶尔谈及这本书,也下意识地强调文字的冷静和理性。而事实上,在一个必须以妥协与扭曲为生存代价的时代,任何一个足够理性和冷静的人,必然不会选择这种本身亦带有试验性质的工作,更不会选择用文字的方式记录下他所看到的现实的残酷和内心的怜悯。
在百度关于苏小和的链接指向中,我读过了能够找到的他所有的诗,然后轻易地分辨出他内心的愤怒与软弱。一个直到今天还在坚持写诗的男人,如果宣称自己没有愤怒,本身就是一个黑色幽默。文字的表达形式不尽相同,一个人写诗,很多时候是为了给自己看,情绪的激昂无伤大雅;然而要立足在体制的某一层面说话,则必须小心翼翼,否则便被直接剥夺话语权,即使苏小和,也不能够被例外。
于是在两难的选择之间挣扎,既然选择要说,那么要看清楚并不困难,需要做的事情不过是将《局限》这本书中,所有关于案例本身的部分全部忽略,剩下的,是一个内心交织了柔软的悲伤与寂寞的愤怒的男人,为了“适度”表达自己的观点,在语言上不得不选择的妥协。
苏小和,注定了是一个属于小众的人物。他选择的经济学切入点、他选择的诗歌、他选择的信仰,无一例外将他隔绝于大众的视野之外。他急于表达,却被局限,这局限,来自外部强大的力量,亦来自于内心的骄傲。一本书的最后,他轻轻地说,希望自己的工作能够继续进行下去,他觉得这是一份不错的工作,一边行走,一边记录下一个时代的商业局限与不安。说出这样的话时,他已经意识到自己势必被一部分人所误读,也意识到这个饱含着试验意味的工作随时可能在各种因素的变化下被迫中止。在理想主义世界和现实的巨大落差之间,他是多么的寂寞。
《局限》沉重的在于探究到命运然而无力扭转;《局限》的悲情在于无论是作者研究的对象还是作者本人都是这个试验的一部分;而《局限》的局限,正如她灰色的封面一样,倔强地认为自己守住了经济学的底线,其实真正守住的,是一个不甘于沉默的诗人内心愤怒的底线!
文:张宇睫 出处:南方都市报 2007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