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中国 - 财经商业新媒体
读书
正在读取登录信息...

我读曾国藩

书评人:魏延安 2011-06-08 19:08 赞[2] 收藏

  曾国藩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位圣人,头上的光环不仅多,而且都很耀眼。这些年有关曾国藩的书几乎达到汗牛充栋之程度,一时间有“做官要学曾国藩”之说。然而目前所学的曾国藩,基本都集中在官场经营之道,而且异化为一个权术、智谋体系。近读曾国藩,发现大家已经陷入一个很大的误区,这就是往往在曾国藩身居高位的表像上下功夫,好像曾国藩真有什么官场经营的真传一样,而真实的曾国藩却比我们想像的要艰难困苦得多,其成功只是比一般人多了些毅力和坚持,而且其最后是否是官场的成功者都值得怀疑,至少曾国藩自己有这样的想法。但曾国藩只有一个,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成为第二个曾国藩。真正的学习曾国藩,不是急功近利地从他身上学到什么厚黑学、成功学之类的东西,而是认识一个真实的曾国藩,并启迪自己的人生。

  认识真正的曾国藩

  越来越多的资料显示,我们近乎奉为神明的曾国藩,他也是一个凡夫俗子。将他请下神坛的起码有两点:一个是资质平平,一个是年轻时也曾轻狂庸俗。

  关于曾国藩的资质平平,有一个笑话。说曾国藩年轻时在家读书,有一个晚上一篇短文怎么也背不下来,这让在窗外等着他睡觉以便行窃的小偷实在忍无可忍,大叫到这样的笨脑袋还读什么书。曾国藩为考取一个秀才,竟然考了七次,到二十三岁才考上,还是个倒数第二。与自己同时代的那些豪杰们相比,确实是愚钝了不少,但最终的业绩却让人高山仰止,期间缘由,值得深思。

  关于曾国藩年轻时的轻狂庸俗,曾国藩的家书与日记有详细记载。三十岁之前的曾国藩,其人生目标也只是功名富贵,光宗耀祖。在高中进士又点了翰林之后的那一段日子,曾国藩并未脱俗,在他自己看来,就是庸俗之极,十分无聊。一是浮。坐不住,爱热闹。那一段的生活基本就是相互吃请,看戏,看女人,闲谈,但看书却少。二是傲。进士及第之后可谓一马平川,十分顺利,不免少年得志,恃才傲物,而且脾气火爆。三是伪。言不由衷,语涉虚伪,自矜自夸。四是色。老父亲临走时就此委婉提醒过,他自己也意识到,如对朋友之妻妾有“邪视”,还有些“纵欲”的问题。

  即使在曾国藩已经领兵出阵,开始力挽狂澜的时候,他依然也傲气十足,并为此吃尽苦头。特别是1857年的一次贸然行事,险些让曾国藩退出历史舞台,他在起兵以来处处受制于人的情况下,以回家为父亲“丁忧”为名,不待朝廷批准,即愤然撂了挑子,离营回家,又上书说不给地方行政权就不出来。一时之间,朝廷上下,甚至湘军内外,皆对他一片非议之声。

  而且,曾国藩也不是一生都那么成功,特别是在晚年,充满着悲怆。事业在下滑,奉命剿捻,不利,只好由李鸿章上手;处理天津教案,大不利,近似“媾和”的做法激起了朝野一片声讨,连自己的家乡、学生和部属都不能理解,甚至批评。家庭很不幸,长女婿放荡凶暴,长女29岁不幸离世;二女婿平庸懈怠,了无生气,二女一生未育;三女婿花花公子,婆婆又刁悍刻薄,三女出生一个月的儿子竟在炮声中吓死;四女婿人品学问都好,却早早离世,四女拖着两个女儿守空房;孙子也死了一个;自己的身体高血压、动脉硬化、青光眼直至一目失明、皮肤病等一并袭来。时势近乎绝望,曾国藩晚年发出“吾日夜望死,忧见宗社之覆”的嗟叹,因为一生努力换来的“同治中兴”只是虚假繁荣,并不能真正挽救局势的颓败。悲观和失望成了曾国藩晚年生活的主色调,直至发出“不信书、信运气”的悲怆宣告。

  而从《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等书,还能看到曾国藩更多的凡夫俗子像。比如,他老人家很少洗澡,经常几个月才洗一回脚;做穷京官时也曾为多挣两个份子钱而在祖父的生日上做文章;照样接受潜规则,建小金库,但却自己不用,用于公款吃喝、迎来送往;讲风水,算卦;等等。

  曾国藩的真正成功之道

  曾国藩的人生奇迹是建立在其资质平平的基础上的。其一生成就,基本可以概括为基于资质平平而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孜孜不倦的结果。曾国藩身上虽然有着诸多的凡人特征,但他却能严格要求自己,一生恒定志向,坚持不懈努力,终成大业。可以说,真实的曾国藩并无神奇之处,他只是一个对自己近乎苛刻且坚忍不拔、坚定不移的人,纯粹是一个积小为大的人生历程。而这正是其伟大的根本。

  不断的人生修正。人贵自省自励,曾国藩两次重大的自我调整,实现了其人生的两次重要转折。第一次转折,从碌碌无为到立志高远。依照其初为官时的状况发展下去,肯定荒废,无非是一个碌碌无为的官僚。但在三十岁的时候,曾国藩感到再也不能这样活,于是立下大志,要“学作圣人”。为了自己的脱胎换骨,他树立了远大的志向,而且坚定不移,义无反顾,走出了一条让人惊叹的自我完善之路。第二次转折,从四处碰壁到豁然开朗。1857年那次“撂挑子”事件后,曾国藩开始了痛苦反思,这就是要相对地看待个人的成败,用更大的维度来判断得失的价值,而不能像以前那样执着于功名。如果把心胸放大到宇宙世界层面,则人间小小荣辱风波不值得一提。在此顿悟之时,天机再次降临,太平天国二度兴盛,朝廷的直系军队全部败亡,只好请曾国藩重新出山。而此番出山,曾国藩的为人处事,在外界看来收敛了许多,似乎多了些圆滑世故,多了些宽容放纵,但却换来了一致好评。于是骤登高位,军事节节胜利,遂成千古功名。

  借“拙”用“拙”。对于自己的资质平平,曾国藩深有认识。但他从自己的“笨拙”出发,一辈子用“笨拙”的方式去学习去做事,这就是一生做事从来不绕弯子,不走捷径,总是按最笨拙、最踏实的方式去做。涓滴积累,水滴石穿,追求的是扎实彻底,一步一个脚印。正如曾国藩自己所说,君子不走捷径,不图虚名,锱铢积累,艰难前进;君子成功也许比别人晚,但一旦成功,就是大成功。其后来打仗对付太平天国也是这个指导思想。

  我们该怎样学习曾国藩

  《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的作者张宏杰忍不住在书中写道:“所谓庸人,就是昏睡了一生的人,因为欲望燃烧,意志软弱,智慧不明,普通人一生只能用上天赋的很少的一部分潜能;而英雄伟人则是醒来的人,他们天性刚强,头脑有力,可以把自身潜能发挥得比较充分。”“古往今来,绝大多数人的一生都处于昏睡或者赖床状态。有的人,一生被物欲所禁锢,如同被困在圈中的猪,终于没能清醒。”话虽说得难听了些,但真的让人深思。

  那我们该学曾国藩什么?他资质平平,但却能做出一番伟业,这才是真正让人叹服之处。曾国藩的最大人生启示在于,一个资质平平的人,在意志力的推动下,可以达到什么们的高度。曾国藩对自己的要求近乎苛刻,不断自我完善,而且坚持到底。其自我完善也不是一帆风顺,更没有毕其功于一役,中间经历了无数次反复、失败、挫折甚至是倒退,但他总是能在挫折中不断修正,不断成长,终于取得了让后世敬仰的成就。

  总之,能抛开曾国藩的真实面目去苦苦追求所谓的曾国藩官场经营之道,也与我们这个时代的浮躁病相协调,因为大家普遍已经陷入一种空前的急切之中,来不及去细细琢磨,更不可能去认真实践,只想着捷径还是捷径,这样的学习结果可想而知,而且这样的学习内容曾国藩身上也还真没有!

曾国藩成大事的九九个方略

作者:史林 编

出版社:中国言实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3-04-01

谁在关注这篇书评
  • 个人名片 吴松
  • 个人名片 何可
  • 个人名片 刘术奎
  • 个人名片 魏延安
  • 个人名片 范小华
广东联合出版公司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时代光华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文汇出版社 | 中国经济出版社 | 中国青年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 作家出版社 | 湛庐文化 | 长江文艺出版社 | 华章经管 | 经济日报出版社 | 中国城市出版社 | 财政出版社 |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 新星出版社
重庆出版集团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中资海派 | 电子工业出版社世纪波公司 | 中国电力出版社 | 道中财富 | 含章行文 | 同舟人文化 | 华章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