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中国 - 财经商业新媒体
读书
正在读取登录信息...

吴晓波《激荡三十年》中的几处硬伤

书评人:吴健 2011-07-27 12:45 赞[0] 收藏

  最近在看吴晓波的《激荡三十年》,这套上下册的《激荡三十年》对于我们这代人来说,的确很有助于我们了解过去那三十年所经历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我赶上或没赶上。

  赞扬的话相信有不少人都曾说过,检索了一下《激荡三十年》的各种评论,都非常有意思,尤其是这位网名叫蚕豆的哥们,非常用心地挑出了这套书中一些硬伤。在他的提醒下,仔细回去一翻,的确是这样,希望《激荡三十年》再版的时候,及时纠正这些硬伤哦。

  摘录一部分这位朋友对《激荡三十年》瑕疵的曝光:

  一

  《1978:中国,我回来了》,第8页:

  在四川,刘永行三兄弟参加了1977年的高考,都上了分数线,但是因为“出身成分”不好而没有被录取,兄弟三个一怒之下办起了一个小小的养殖场,20年后他们成为当时的“中国首富”。

  《1983:步鑫生年》,第100页:

  刘家四兄弟在新津是出了名的有出息,四兄弟在前些年先后考进了大学,并都分配在不错的工厂和机关里。……这四个血气方刚、在当地颇有青年人早已不耐烦在暮气沉沉的事业机关里老此终生了,他们合计好了,要办一家电子工厂。

  二

  《1980:告别浪漫的年代》,第57页:

  跟竭力撕开“计划”口子的鲁冠球一样,在浙江南部的温州和福建潮汕、广东珠江三角洲一带,越来越多的乡土工厂展现出他们超乎寻常的活力。 

  《1981:笼子与鸟》,第73页:

  年过花甲的项南于1980年秋天被派到福建任省委书记,他带给福建的礼物是,中央把厦门、汕头列为第一批对外开放的沿海城市。   

  《1989:“倒春寒”》,第228页:

  在1989年的投资案中,最引人注目,也是最为蹊跷的是福建惠州的熊猫汽车投资案。

  《1990:乍热骤冷》,第237页:

  温州商品的质量低劣,在很早的时候就被人所诟病。此地与福建晋江、广东石狮被并列为全国“三大制假中心”,其中尤以温州名声最大。

  原谅我在这里多事问一句:潮汕、汕头、惠州、石狮,到底哪个属于广东,哪个属于福建?

  三

  《1990:乍热骤冷》

  从237页到249页的所有单数页的页眉上,都赫然印着《1990:乍热聚冷》。这一点和吴先生没有关系,应该是出版社的责任。

激荡三十年(上下册)

作者:吴晓波 著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01-01

谁在关注这篇书评
  • 个人名片 周诚峰
  • 个人名片 梁述华
  • 个人名片 张海勤
  • 个人名片 卫战胜
  • 个人名片 莫晓昕
  • 个人名片 朱博
广东联合出版公司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时代光华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文汇出版社 | 中国经济出版社 | 中国青年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 作家出版社 | 湛庐文化 | 长江文艺出版社 | 华章经管 | 经济日报出版社 | 中国城市出版社 | 财政出版社 |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 新星出版社
重庆出版集团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中资海派 | 电子工业出版社世纪波公司 | 中国电力出版社 | 道中财富 | 含章行文 | 同舟人文化 | 华章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