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沈国梁和卢嘉著的《跨界战》,很喜欢。 我喜欢它鲜明地提出了基于自己咨询实践的分析框架,以及丰富的案例。
跨界创新分析是这本书提出的一个新概念,这本书在“趋势篇”里概述了现在商业的背景,特别是消费群体的解构以及整合所带来的机会;观念篇,其实就是作者跨界策划在解构背景下的应对思维;最后的兵略篇说的作者认为就是跨界的六个可能的方面:产业,产品,人群,传播,渠道,文化。
我喜欢这本书的主要原因,就是目前最缺乏的是优秀思想和及其用这种思想来分析的案例。我们或者不缺优秀创新的思想,但案例缺乏;或者传统的案例研究由于缺乏创新的思维而不能很好的解释新的案例。我认为,《跨界战》添补了这个空白。
由于自己的背景,我一直致力于将新兴古典经济学的超边际思想应用在咨询和投资实践里。我觉得跨界思维和经济学里的超边际分析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传统经济学里实际上研究的是给定一个框架,也就是给定一个资源组合后,怎样最优的分配这个框架里的资源,达到最有效的效率。 而超边际分析最早出现的时候,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提出的,企业是什么,为什么有企业这样一个基本问题。 科斯问了这个问题后,虽然掀起了经济学界的研究热潮和方向,但对这个问题的回答被导向成了一个肤浅的企业的边界问题,而这个肤浅的导向主导了经济和管理学的研究的方向。并带来了企业战略的思考,以及战略咨询业的发展。 后来,学者们觉得企业的边界实在不能解释企业和企业的战略问题,又发展成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问题。张维迎也对这个做了形象的概括。但张维迎的概括更适合给在北大光华混文凭的民营企业家解释战略问题。
张五常的在这方面的思考是最深刻的。他认为,企业的边界是无稽之谈, 真正要考虑的是合约是怎样把各种资源组合在一起的。 这样一来,企业战略就不是一个给定框架的问题了,而是变成了框架本身该如何形成。 传统主流经济学的边际分析就无能为力了, 而这个任务就是杨小凯先生创立的的超边际分析来面对的了。
其实有市场以来,人类社会就面临着边界的整合变化,演变进化, 只是之前的几千年非常缓慢,大家就以为企业边界是一个稳定的结构,其实到了信息时代,特别适合互联网和无线通讯年代,我们必须承认,变化不仅是永恒的,而且是快速的。这样传统的分析框架就跟不上了。
战略分析的鼻祖Michael Porter所谓五力分析,不过是按照自己的经验把可能的扩展分成了5个方面。 其实把360度或者一个多维的空间无论分成几块都是无所谓的,这种用来分析的分割只要是全面的,没有严重的缺失,只要方便你的分析,都是成立的。 无所谓对错,因为怎样分都不是绝对的,这个确实需要和实证结合在一起,不是学人可以拍脑袋决定的。 从这个角度来讲,我非常重视和认可《跨界战》里的分析框框,因为这是从实践中来的分法,它告诉我们360的空间改分成几个方面。Michael Porter分了五个方面,来分析企业,而跨界创新框架用了6个面:产业,产品,人群,传播,渠道,文化。
最后,一个瑕不掩瑜的地方时,这本书由余秋雨大师题的书名,让我觉得作者实在也是不能免俗,其实你的思想比余秋雨要有货的多,但却不自信,而需要余来题字。 好在瑕不掩瑜。 希望再版的时候能有个洁版。
——作者:王络
于2011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