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走出去并购,基本是出于一个共同的心态:把低成本优势和低成本竞争战略,用在海外去抄底、去捡便宜货、去扭亏、去快鱼吃慢鱼。用低成本买人家,然后用低成本的方式去管理,这种做法目前还鲜有成功的案例,从上汽收购双龙,TCL收购汤姆逊,甚至中国台湾的明基收购西门子,全部不成功。让我说,海外战略不能操之过急,它不是逢低吸纳、逢高出手,不是肚子还没吃饱就去想的事,它应该是个奢侈品,应该照着做奢侈品的感觉,去做海外并购才能成功。
有些企业以为,“中国制造+国际品牌”就能够成功,到目前为止,这种心态害了我们。央企是国际战略的主角之一,特别是能源型企业,它们也有这种抄底思维。对于长期经营者来说,重要的不是买这个企业的价格,而是如何发挥这个品牌的价值。捡到一个便宜货,到你手里可能变成烫手山芋了,因为你运营它需要很高成本,救活它需要很高代价。你为什么买它?就是因为品牌、技术、人才。所有国外的品牌、技术、人才都是需要高价养活的。央企发展的一个战略,是收购国家发展中急需的资源,像中海油买优尼科,中铝参股力拓等。但我们看到这些企业,都像以一个国家姿态出现,忽视了对方感受,导致收购功败垂成。
那么中国有没有成功案例呢?有,在中国服装界,一个是Kappa,一个是宝姿。Kappa是把意大利品牌买过来,让韩国人来注入活力,然后在中国制造,高端消费,恰恰迎合了中国对高端品牌的需求。陈义红对品牌的运用整合非常好,并不是抱着捡便宜的心态,而是想如何激发这个品牌新的活力。大家都以为宝姿是一家国际品牌,实际上它是一个福建团队在中国香港、北美、欧洲做的品牌,但它给中国人一个非常高端的形象。这个品牌并不是收购来的,实际上完全是国内品牌,这说明中国人掌握了做高端品牌的诀窍。
我们要用富二代的心态,来看待国际收购。韩国的三星是成功的例子,到现在也不过40年的历史,它1992年开始实行高端战略,完全放弃低端,不宣传三星的韩国因素,用很高昂的成本作品牌,最后变成了国际品牌。国际品牌意味着,该产品是有某种程度的品牌溢价的奢侈品,你要买国际品牌,你就要养活它,发挥它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