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中国人习惯于“窝里斗”,从某种角度讲,这确实是事实。从2000年中国彩电业的价格同盟,到后来还未结盟就胎死腹中的中国空调业同盟,再到后来的EVD联盟,中国企业的合作总是短命。更要命的是,有些企业还把“窝里斗”的传统,带到了海外。事实上,在海外项目的竞争中,中国企业之间相互冲突、内耗的例子屡见不鲜,就连国人引以为傲的通信设备制造企业,前几年都在海外“掐架”,引得唏嘘一片。
对此,我们不得不再次提到日本。20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企业之所以能够在海外市场开拓疆土,关键在于它们强调合作精神。围绕着三井、三菱等六大财团的企业群,能够布局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上,丰田、松下、日立等相对独立的企业集团,也能像狼群一样,席卷海外市场。在共同利益面前,日本各企业就像一个公司的不同部门那样空前团结。所以,美国人曾戏称,日本整个国家就是一家“日本株式会社”。
其实,中国历史上的商帮,以及现代的商会,都曾诠释了团结的意义。1910年,宁波人成立了宁波旅沪同乡会,他们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让所有宁波人持股的银行和钱庄之间,相互控股、相互兼职、相互拆借、相互投资、风险共担,成立了一个宁波商帮的大财团。这种融合的关系,组成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交叉持股银行团。
他们团结到什么地步? 1916年,交通银行、中国银行等大型银行,相继陷入货币挤兑危机。为了应付挤兑风潮,当时的政府禁止客户兑换、提款。由宋汉章带头的宁波商帮,联合所有浙江商帮的银行,相互提供资金支持,并允许其客户自由兑换、提款。他们抛出“宁波人的信用,不能因为政府的政策改变而破坏掉”的豪言壮语。最终,宁波商人的交叉持股与相互支援,竟把整个大上海地区的金融给稳定了下来。商会还是比较低层次的团结合作,中国企业在外发展,更需要更高层次的合作机构、更规范的组织,政府也应该更多地参与到这类机构的建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