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中国 - 财经商业新媒体
读书
正在读取登录信息...

会展经济蓝皮书出炉 五大会展产业群成城市经济助推器

书评人:罗百辉 2011-10-06 12:20 赞[1] 收藏

  五大会展产业群逐步形成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日前在京发布的《会展经济蓝皮书:中国会展经济发展报告(2011)》指出,在中国对外开放和国际化程度进一步深化的大背景下,我国的会展业发展迅猛,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形成了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东北、中西部五大会展产业集群。其中,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这三大核心会展产业集群都分布在我国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分别有各自的中心发展城市,以点带面呈辐射状带动周边地区会展业的发展。

  珠江三角洲会展产业集群以广州为中心,包括广东的深圳、东莞、顺德、珠海、中山,福建的福州、厦门等会展城市,以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

  长三角会展产业集群以上海为龙头,包括南京、苏州、南通、合肥,浙江的宁波、温州、义乌、杭州等会展城市。

  环渤海会展产业集群以北京为中心,包括天津、青岛、济南、烟台、潍坊、威海,河北的石家庄、唐山、廊坊等会展城市。

  2010年会展经济蓬勃发展

  蓝皮书指出,素有“城市经济助推器”之名的会展经济,2010年在上海世博会的带动下,继续蓬勃发展。从内地展览会数量来看,2010年全年内地共有展览会超过5400个,约比2009年增加800个。

  2010年中国会展经济中展会呈现总量增加、质量提升的势头。单就展会数量而言,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展览大国”。2010年,中国会展场馆建设发展迅猛,其建设力度远超过2008、2009年的同期水平。

  另外,蓝皮书指出,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中国将掀起会展品牌的浪潮,着力培养能够反映最新行业发展态势、主题鲜明、拥有广泛参展商、周期稳定的品牌展会。

  会展场馆使用率仅20%

  报告指出,从全国展览会数量来看,2010年全年国内共有展览会超过5400个,约比2009年增加800个。从展会数量的地区分布来看,上海、江苏、北京、广东、浙江依次为2010年展会数量居前的地区。

  据不完全统计显示,我国会展场馆的使用率偏低,部分超过30%,而多数在20%左右。

  “会展经济”需要统筹规划

  不过,蓝皮书分析认为,多数中国会展企业专业化水平尚显不足。由于缺乏有效的宏观调控和行业自律,多次出现举办主题雷同的展会现象,2010年并没有很大改观。类似于汽车用品展、家具展、茶叶展等较热门的展览,时常有两三个同期举行,精力有限的参展商和参观者普遍感觉疲于奔命。虽然同期举办展览,可以引入竞争、降低参展费用,但是对于参展企业来说也分散了资源,每个展会的效果都大打折扣,令现场下单率大大减少,也不利于展会品牌的培育。 

  蓝皮书指出,如何发挥展会专业化特色,提高专业化服务水平,则是值得展会组织者和活动策划者思考的大问题。

  “会展经济”是服务业的范畴,随着国家高度重视发展服务业,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调整结构,增加就业岗位,提高三产增加值的比重,“会展经济”也越来越被各级重视。会展也是经济发展的推助器,产得出、卖的了,产业链才能延续,经济才能活起来。然而,不能因为会展的重要性就一窝蜂的举办,它也有个水到渠成的自然规律。

  对于会展经济不能一说重要,就蜂拥齐上。中央是从宏观层面提出来的,发展会展业推动经济繁荣发展,是基于全国的总体考虑,很有必要。从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知名展会看,都是经过长期的发展和经济的需要而成长起来的,象德国的法兰克福、日本的大阪、香港的会展等,国内的“广交会”、上海的华交会……,影响大、效果好,带动经济的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而对地方各级而言,办会展应该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不能上级说重要,各地就不顾实际情况。要科学决策,适合举办会展的就要办好,绝不能市市、县县都大搞特高会展,这样势必造成相互影响,资源浪费,效果也不理想的。就拿过去的集贸市场来说,绝不是村村都逢集,也是周围几个村子一个集贸市场,相邻的集市,也分个一、三、五、二、四、六的开市,才能把逢集繁荣起来。

  目前,各市地举办会展的热情很高,甚至很多县区也在跟庄,大有造势之嫌,目的宣传政绩,不按市场化运作,政府搞“拉郎配”,不会有好的结果;在举办过程中,通过政府发文分任务,要求下级组织企业参展,并将其纳入工作考核。弄得基层、企业都有怨言,逼得基层政府给予摊位费贴补,企业为了完成任务,不是自己花钱乐意参展的,所以也就应付了事,效果可想而知。

  其实,这样的会展根本没有必要,发展会展经济,没有问题,也无可非议;问题就在于不顾客观规律,不看实际情况,你搞我也搞,大家争先恐后,建会展中心办会展,看起来是响应上级的号召。结果有的围绕产业发展会展,效果很好,有的纯粹是为了形象工程,实际是劳民伤财,没有专业人才,缺乏地域特色,会展也不会长久办好的。

  办会展业必须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政府机关可以引导和传递信息,但是不能包办。现在上级政府部门还经常发文件要求,基层部门抓落实,组织企业参展,这不是明智之举,一旦层层分任务,具体到了企业也就只能应付工事,不当回事了。如果是知名展会,给企业能够带来经济利益,企业自觉自愿的参加,尽管需要花大量展位费用,他们会认真准备,效果可以肯定。所以,各级机关不要再去包办展会,要由专业的会展公司,按照企业化的路子,市场化运作。

  品牌展会建设把握历史机遇

  如何把握“中国自主品牌展会”这个难得的历史机遇,加快国际化步伐,为我国企业搭建走向世界的舞台,还需要着重解决三个关键问题。

  1、加强资源整合,参与国际竞争

  随着制造业和贸易市场的转移,国际展会越来越重视中国市场,并加快了进入速度和规模。他们带来了新的理念和标准,为我国会展业的发展树立了榜样,但也给我们的自办展会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我国自办展览会以行业协会为主,行业协会受行业发展的限制,所办展览的层次和规模有限,资本实力整体不大。而国外展览公司不受行业和国别的限制,旗下的品牌展览会多则数百,资源丰富,资本雄厚。国际模具及五金塑胶产业供应商协会负责人罗百辉指出,作为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引领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我们必须要有自己主导的品牌展会,这是自办展的责任。这就需要业内外联合起来,做强做大更多的品牌展会,进而参与国际展览市场的竞争,促进企业走向世界做出更大的贡献。

  2、提升管理创新水平,注意规模质量宣传导向

  努力提高自办展会的管理和创新水平。我国展览业起步晚,在展会实施的规范性、展会服务的标准、展会气氛的营造和展会的国际化程度等方面,与国外知名展会都有相当的差距。因此,我们应该不断学习,引进更先进的办展理念和更规范的管理方法。

  近几年,我们的展会规模已经有了很大的扩张,下一步应该更加注重质量的提升。创新要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上,从每一届展会主题的确立到展会宣传、新科技手段的运用,以及同期专业活动的策划,乃至现场服务创新、现场气氛的营造等,都需要我们不断努力。这样才能使展览保持长久的吸引力,持续健康发展。

  3、加快开拓国际品牌,政府企业齐心协力

  在争取参加更多国际展会的同时,还要不断吸引更多海外客户前来观展洽谈,使展会真正成长为兼顾国内外两个市场的国际性展会。

  中国工业正在向“中国创造”之路转变,自主展会也相应地肩负着很大的责任,因此要加大国外专业观众组织工作的力度,要与国外政府以及各类行业组织、专业刊物、专业会展旅游公司、网络等建立广泛的合作关系,以形成自己的海外合作组织、宣传媒体及海外直接客户数据库。

  最后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自主品牌展会的成长离不开政府的支持。现在政府对会展业越来越重视,也出台了相应的扶持政策。但这还不够,相关管理部门应做好中长期的展览业发展规划、展览行业的专业统计和标准的建设,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在具有国际性影响力的展会中,选择一批优秀的展会,在各方面加以支持。另外还要加强国内行业、机构方面的整合,最大程度地帮助自主展会迅速成长。

会展经济:现代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作者:程红 等

出版社:经济日报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3-09-01

谁在关注这篇书评
  • 个人名片 于昕
  • 个人名片 罗百辉
广东联合出版公司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时代光华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文汇出版社 | 中国经济出版社 | 中国青年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 作家出版社 | 湛庐文化 | 长江文艺出版社 | 华章经管 | 经济日报出版社 | 中国城市出版社 | 财政出版社 |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 新星出版社
重庆出版集团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中资海派 | 电子工业出版社世纪波公司 | 中国电力出版社 | 道中财富 | 含章行文 | 同舟人文化 | 华章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