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中国 - 财经商业新媒体
读书
正在读取登录信息...

179、让哲学走出了学术

书评人:张海勤 2011-10-24 08:25 赞[1] 收藏

  《大众哲学》——(原《哲学讲话》在《读书生活》以连载的形式,即:以类似报刊的内容分期出版),诞生于五四运动之后,中华民族深陷三座大山压迫的国难之际,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亟需革命思想的启迪,马克思主义在毛主席的所谓“一声炮响”之后,成为中国狂热青年一代的救国法宝,也成为划分社会阶层的重要标志。狂热的背后是奉为至宝、无限崇拜的社会认同,彰显为高人一等、功能无限的尚方宝剑、指掌魔杖。随着狂热分子们的推崇和宣传,马克思主义逐渐成为一个阶级的思想核心、一个阶级的重要标志,而这个阶级尚未得到全国人民的广泛认同,也没有能够普及普罗大众,相反,逐渐成为阶级内部交流的学术课题和学术界研究的专业领域。

  随着阶级的不断发展壮大、实践的不断检验,这个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同,其试金石的效果越来越好,让普罗大众了解和使用成为阶级发展壮大的客观需要。为了满足更多人的需要,为了能够让所有的人都能了解并掌握这个西方的先进思想,普及成为迫切需要,哲学在中国的历史发展选择了艾思奇。用“无心插柳,柳成荫”来形容《大众哲学》的诞生再恰当不过了,而更为重要的是,这一过程正好证明了哲学并不神秘,他本来就在我们身边并贯穿其中。哲学应该人人享有学习的权力、应该成为全社会的常识读本。

  近百年过去了,毛主席曾经特意让人给在苏联学习的儿子毛岸英捎去一本《大众哲学》成为佳话,也成为《大众哲学》不朽的历史典故,体现了《大众哲学》的历史价值和对哲学推广的中国特色。这既是对《大众哲学》的伟人宣传,也是对《大众哲学》哲学性的高度肯定。书中描述的历史事件已经沉淀并将逐渐腐朽,其哲学骨感美逐渐显现,既有哲学“基本原则”长青的表述,也有历史无法腐朽哲学的经典体现(张海勤)。

  《大众哲学》是满足大众的哲学表白,也是哲学广泛通用的描述;既是时代特色的哲学体现,更是历史弥久不变的哲学基石。

  张海勤 2011年10月24日 于广州Phonixcity

  【版权所有】

大众哲学

作者:艾思奇 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2-01

谁在关注这篇书评
  • 个人名片 梅秀兰
  • 个人名片 胡武云
  • 个人名片 张海勤
广东联合出版公司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时代光华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文汇出版社 | 中国经济出版社 | 中国青年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 作家出版社 | 湛庐文化 | 长江文艺出版社 | 华章经管 | 经济日报出版社 | 中国城市出版社 | 财政出版社 |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 新星出版社
重庆出版集团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中资海派 | 电子工业出版社世纪波公司 | 中国电力出版社 | 道中财富 | 含章行文 | 同舟人文化 | 华章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