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中国 - 财经商业新媒体
读书
正在读取登录信息...

反思中国现实 拷问社会良知

书评人:郝金刚 2011-12-28 20:56 赞[0] 收藏

  改革开放开始了我国历史上崭新的一章:人们变得富裕了;人际关系的范围大大扩展了,其内容也更多的是利益的交往;西方观念的大量涌入;人们对生活的追求越来越注重物质需求。

  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地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和发展。社会意识是具体的、历史的。每一个时代的社会意识都有其独特的内容和特点,具有不断进步的历史趋势,但不管怎样变化、发展,其根源深深地埋藏于经济的事实之中。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信息传播渠道的开放性,客观地使我们的思想、观念丰富多彩、差异很大甚至是相互对立。这种对立首先存在于人们过去与现在的思想。

  如果没有市场经济,当今中国人就不可能享受到现代生活的种种便利,同时,一个的生活离不开物质生活,市场经济的物质生活对人们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当代人们的意识发生了巨大变化。过去,我们认为自私自利是不对的,所有出于自利动机的事情是错误的,是可耻的,我们曾经教导人们要“先人后己”“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等等,但是,过去强调的道德原则实际上很难被新一代人接受,而且这一套原则在逻辑上包含着严重的缺陷,真正要把它贯彻到底是行不通的。

  大家都认为道德的特征是为了他人而牺牲自己的利益,因此它是反功利的,然而大多数人也许并未意识到,归根到底道德的基础是功利主义的。换句话说,只有别人得到了利益,自己才值得去牺牲利益,而且别人所得的利益比之自己失去的利益更大,这才是道德的正常依据,因此履行道德义务不是为了虚无缥缈的目的去当苦心僧。如果一项道德准则将使一切的人受损,这将不成其为道德,恰恰是反道德的。如果我们不能透过道德在表面上的反功利看到道德实质上的功利主义,我们将永远无法掌握道德的精髓,而且必定会在评论道德问题时陷入混乱。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要求我们在新的物质条件下,重新审视我们的思想道德,我认为,在市场经济下,我们应该做到: 尊重别人,特别是别人的信仰、别人的利益和别人的隐私。用平等的态度待人;用灵活的态度处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和摩擦;与人为善,成人之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中国人的道德前景(第三版)

作者:茅于轼 著

出版社:暨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11-01

谁在关注这篇书评
  • 个人名片 郝金刚
广东联合出版公司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时代光华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文汇出版社 | 中国经济出版社 | 中国青年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 作家出版社 | 湛庐文化 | 长江文艺出版社 | 华章经管 | 经济日报出版社 | 中国城市出版社 | 财政出版社 |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 新星出版社
重庆出版集团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中资海派 | 电子工业出版社世纪波公司 | 中国电力出版社 | 道中财富 | 含章行文 | 同舟人文化 | 华章同人